2007年4月30日星期一

第十三篇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陳智聰傳道

經文:王下四至五章
是日金句:

「…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王下五8)
我的讀經心得:

  1. 神是一個怎樣的神?
  2. 乃縵對神的態度有何錯誤?

牧者心得:
  (王下四至五章)正正講出了我們的神是一個怎樣的神,祂與一些外邦人的神明是完全不同的。(王下四章)作者透過以利沙曾經所作的各種事情,講出了神是一個怎樣的神;(王下四1-7)一個先知門徒的遺孀,因債務上的問題而求助於以利沙,神透過以利沙叫婦人去作「倒油」的行動,讓婦人可以賣油還債,講出了神是我們財務上的主;(王下四8-17)書念的大戶婦人厚待神的僕人,而神就賜給她一個兒子,講出了神願意賜福給尊重祂的人;(王下四18-37)神藉以利沙使婦人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說明了神是生命的賜予者;(王下四38-44)在饑荒之中,神藉以利沙使有毒的食物變為無毒可吃,及以二十餅餵飽一百人的事件中,講出了神是我們的供應者。
  事實上,(王下四章)所啟示出來的神,與新約聖經中,耶穌所啟示出來的神是完全一樣的;神是生命的賜予者、供應者、施福者、及一切事情(包括財務)上的主。比較(王下一章)亞哈謝王以為神只是一些功能性的神(只適合在戰爭和國家事務上用),(王下四章)所講的神是超越的,而這個超越的神才是真神。其實這種像亞哈謝般外邦式對神明的看法,在中國人的文化中也是常見的,某某神明掌管某某事務;例如:愛情的事(由月老負責)、海上的平安(找天后)、黑白兩道的江湖事(掌管者是關公)、掌管生死與陰冥事務的神明(閻羅王)…等等。
但聖經中所啟示的神,卻是一個超越的神,祂掌管著一切。而且人對這位真神的態度,也應有別於對其他的神明。(王下五章)乃縵在患上大痲瘋的時候,找以利沙幫他治病。v10當以利沙只打發一個使者叫乃縵去約旦河中沐浴七回時,乃縵就發怒。因為他用一種求告外邦神明的態度去求告真神;他認為以利沙應該出來見他,而且一定要站著求告耶和華,在患處以上搖手。這其實完全是一種外邦式宗教對神明的看法(認為祭司在幫助一個人的時候,必定要作出一些宗教上的儀式),例如中國人的一些道士、僧人在幫助人的時候,都必定要開壇作法(做一些宗教儀式),以顯示自己的能力與別不同,其他人難以學習。但現在以利沙只差僕人叫乃縵去約旦河沐浴七次,可能乃縵心裡想:「那麼簡單?」
  對!就是這樣簡單!有時候真實有能力的事,一點也複雜,就如「信耶穌得永生」,本來就不是一件複雜的事。人有時候誤以為複雜才是好,因此對神的態度也是一樣,只去追求一些複雜的「宗教官能刺激」,例如:複雜的宗教法事等,但其實真正有能力的神根本不需要這是法事。就以「趕鬼」為例,有些宗教人士趕鬼需要開壇作法,用上大量儀式法寶,而且找他們幫助的人還需要付大量金錢,但耶穌基督和祂的門徒趕鬼,只用一句說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極有能力。乃縵以為複雜的宗教儀式才有能力,但神的能力卻超越了他的想像,只需沐浴七回,痲瘋病就立刻痊癒。乃縵在病癒後雖然明白耶和華才是獨一的神(王五15),但他仍然想用一種求助於外邦神明的態度去與神相交,他想送一點禮(把神的幫助看為一個交易)。(王五16)以利沙不受乃縵的禮物,我相信其中也有神的心意;神重視對乃縵生命的教導,多於他的禮物。(王五17-18)的記載讓我們看見,乃縵的生命的確有改變,特別在對神的態度上,v17從今以後乃縵只祭獻給耶和華,v18而且他為到自己與主人一起進臨門廟時屈身,求神饒恕。
  弟兄姊妹!不要再用一種與外邦神明相交的態度,去與真神相交了!祂是超越的神,祂不與我們作交易,卻重視我們的生命成長。我們說要「長成基督的身量」,就讓我們除去一些對神的錯誤態度,放下只重視神所作及所賜的眼光,回去重視神對我們生命成長的教導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