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第五篇 2008年5月28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民四1-20

是日金句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十六10)

我的心得

  1. 你認為神對哥轄子孫的要求,在本質上與其他祭司的要求有何不同?

牧者心得

細看民數記中著利未人的要求,你大概可以想像神的要求是何等的高和何等的仔細。神對服事他的人的要求,一絲不苟。

請看清楚,這不是神對祭司的要求。這只是神對搬運會幕至聖之物的人的要求。我們或許會想,我只是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可不是甚麼服事神的人,神對我的要求總不會如牧師、教會領袖一樣的高吧!但請看這段經文:神對於搬運器物的人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神給予的指示極為詳細,祂提出的程序,需要服事者細心執行。有時我們得問問自己,在服事或我們每日的工作上,我們或者只是認為「能完成」就好了,我們可能有時會想,某些程序是不重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記得有一次門徒趕鬼,但他們卻無能為力。(太十七14-21)耶穌一斥責那鬼,鬼就出來了。耶穌給門徒的答案很值得深思:「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或作:不能趕他出來)。」(太十七20-21)耶穌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真的有信心--我們真的渴望移山的信心、趕鬼的信心、做任何事的信心,我們就會在禱告、禁食……等等信仰的實踐上證明我們的信心。很多人只著重事奉的果效,但卻沒有看見那些有果效的事奉,是來自那事奉者按著神的心意,對自己的生命一絲不苟地要求,而帶來這種事奉的果效。

很多時,我們渴想聖靈的大能在我們身上彰顯,但神對我們的要求,我們卻從不仔細地執行。我們渴想耶穌無微不至的同在和照顧,也想運作祂給與的權柄和聖靈的大能,但我們卻不願意遵守和教訓別人遵守耶穌的教訓。(參太廿八18-20)今日神對哥轄子孫的要求,會否叫我們重檢我們對神的態度?

2008年5月27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民三40-51

是日金句:

「你要揀選利未人歸我,代替以色列人所有頭生的;也取利未人的牲畜代替以色列所有頭生的牲畜。」(民三41)

我的讀經心得:
  • 「歸我」和「代替」這兩個經文中所提出的觀念,對你有何啟發?

牧者心得: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兩個重要的觀念,第一個是「歸我」,第二個是「代替」。先講「歸我」,「歸我」的意思就歸給耶和華,即是完全屬於祂,有敬拜祂、事奉祂、和向祂獻上的責任。v40-41就講到以色列人每一個家庭中的頭生男孩,都要「歸」耶和華,作為家庭事奉耶和華的代表。如果我們看以色列人就好像預表著全世界一樣,那麼我們可以看見,其實全世界都應該事奉耶和華,正如(詩一百)所言:「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事實上耶和華作為全地的主,祂本來就當受全地的敬拜。

但經文在v41,45都提到「代替」這個觀念,「代替」就由另外一個或一些被揀選的人,去代替原本應當去完成某事件的人,聖經中的這個觀念亦帶有釋放的意思,就是使原本應當完成某事件的人,能夠被釋放。在經文中,我們看見耶和華揀選了利未人作為祭司去「代替」以色列人頭生的去事奉耶和華,也「代替」了他們的犧牲(參考:民三41,45)。如果我們看利未人就好像預表著所有的基督徒(事實上在新教傳統中,那個「信徒皆祭司」的觀念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可以看見,其實耶和華(我們的神)已揀選了基督徒作為全地「歸耶和華」的「代替」。

基督徒的責任就是「代替」全地去敬拜和事奉耶和華,使全地得到釋放。經文中記載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民三46-51)記載,當時利未人的數目不足夠去「代替」以色列人的頭生的,故此那餘下的人就要交贖金給亞倫和他的兒子(當時的利未族祭司)。這裡讓我們看見的意思,就是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頭生的人是必需的,就算人數不足,以色列人也要給贖金以滿足這個「代替」的要求。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就是基督徒「代替」全地去敬拜和事奉神是必需的,而且因為全地是欠了基督徒這樣的債,故此神亦用祂的方式使全地去供應著基督徒。

弟兄姊妹,作為基督徒的我們,要重視自己的身份,亦應該全心相信神的揀選和供應。阿門!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第三篇 2008年5月26日(星期一) 楊李靜儀師母

經文:民三1-39

是日金句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我從以色列人中揀選了利未人,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利未人要歸我。」(民三11)
我的讀經心得
  1. 為何神要另外數點利未支派呢?
  2. 他們在以色列人中擔綱甚麼工作?
牧者心得
  民數記一章神不許摩西在數點以色列人的時候數點利未人,在這章道出了箇中理由,這是因為利未人是屬神的。這裡涉及三個歷史事件要交代。
  第一,當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埃及王十分頑梗,經過九災都不許摩西將以色列人帶走,最後神差天使擊殺所有埃及人的長子,因此,「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聖歸我。』」(出十三1-2)

  第二,當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他們在曠野期間造了金牛犢得罪神(出卅二)。當摩西從西乃山下來,他十分震怒,「摩西見百姓放肆(亞倫縱容他們,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刺),就站在營門中,說:『凡屬耶和華的,都要到我這裡來!』於是利未的子孫都到他那裡聚集。」(出卅二25-26)
  第三,亞倫當日縱容了以色列人得罪神,他自己也承受了後果。就是「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利十1-2)
  因此,利未人被揀選出來,代替以色列頭生的(流便原是以色列的長子),歸神,並被揀選代替亞倫的長子,協助亞倫辦理神會幕裡的一切事情,並且安營在會幕的四周。
「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秘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四1-2)
  當謹守神揀選我們的理由!

2008年5月24日星期六

第二篇 20085月24日(星期六)  張潔明老師


經文:民二


是日金句


「你要和我同受苦難,好像基督耶穌的精兵。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提後二3-4

我的讀經心得


  1. 烏合之眾與基督精兵有何分別?


牧者心得


從埃及逃出來的奴隸,經過在西乃山下與神立約,成為屬神的子民;如今準備起程,向應許地進發,神把他們改造成為一支井然有序的大軍。在第一章,神吩咐摩西數點了能夠打仗的男丁;到了第二章,神指示他們安營和起行的規矩。


  1. 以神為中心安營。安營的時候,會幕在中央,四面各有三個支派;十二支派聚集的時候,以神作為中心。教會作為蒙召的一群,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以神作為人生的中心點,才能集合成為神的軍隊。


  1. 按神的秩序作息。神指示以色列人要各歸自己的纛(音「毒」,即軍旗),並按著次序安營及起行。教會作為神的軍隊,必須按照神的秩序作工及休息。


  1. 跟隨神的帶領。在曠野行進的路上,領路的是雲柱(火柱)。雲柱前進,以色列人也前進;雲柱停下來,以色列人也停下來(十11-13)。也就是說,神是總指揮。教會要成為步伐一致的軍隊,必須跟隨神的帶領。


  1. 順服神設立的權柄。神在各支派的營中設立首領,換言之,也設立被帶領的人。又特別吩咐利未支派設營於會幕與其餘支派之間,並在行進時抬著會幕及聖物,帶領以色列人分批前進(十1721)。權柄是神設立的,服從權柄的人也是神設立的;順服權柄,也就是重視神賜給每一個人的身份,也就是尊重神。

第一篇 2008523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民一

是日金句

……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他們就照樣行了。(民一54)

我的心得

  1. 為甚麼要數點人數呢?

  2. 你認為甚麼原因使利未支派是不可被數點呢?


牧者心得


  歷代志上廿一章及撒母耳記下廿四章都曾記載有關數點人數的事情,大衛曾想要知道自己的國有多人,就叫下命令吩咐手下約押去數點兵丁,神不喜悅大衛這個行動,便降災給以色列人(代上廿一;撒下廿四)但在民數記第一章神要摩西和亞倫起來數點人數,這次數點人數與大衛數點的很不同,因為這次是神吩咐摩西數點的。在那麼多數點的人中,有分可數點的和不可數點的。

  神要求摩西數點人數有一定的屬靈意義。

  1. 仔細的認識自己。神要摩西深入地計算男丁的數目,而不是叫他們滿足於:「我們已經好『叠馬』了!」「叠馬」在真正的爭戰中是沒有真實的意義的。唯有真實地了解自己民族各方面的長處和弱點,才能在爭戰中發揮實際的戰力。同樣的,我們不要自滿於現在對自己的在肉身上的認識。我們的才能、身份和地位,與我們內在的屬靈狀況,可以完全沒有任何關係。詩人說:「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沒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卅九24)我們要仔細認識自己,每刻在神面前的存心,好使我們隨時準備面對仇敵對我們的攻擊,而不致被引誘而失敗。並且我們因認識自己,而明白自己在那方面需要聖靈的幫助。
  2. 今日不論我們個人或教會生活,都注重了實習果效--能戰鬥的男丁。我們很希望用世俗的果效來替代在屬靈的事上的努力。我們認為有好的策略和計劃,不用好好禱告,就能夠發展小組和教會。神要以色列人清楚,除了男丁能爭戰外,還需要注重屬靈的事。爭戰並不是他們的全部,在生命中仍需有分別為聖的部份。

  讓我們也因此好好的認識自己,並且學會在生活中重新著重把一些時間和部份分別為聖,使我們能像以色列人一樣,被神帶領和使用。


第五十二篇 20080522(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創五十


是日金句

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創五十19


我的讀經心得:

  1. 從約瑟哥哥們的心態來看,罪帶來了甚麼嚴重的惡果?

  2. 從約瑟饒恕他哥哥們的事上,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學了甚麼功課


牧者心得

當雅各離世後,約瑟的哥哥們重提以前怎樣惡待約瑟的事情,他們心想約瑟必定懷恨在心,當雅各這個惟一的靠山也死了約瑟便會報復。我們都會認為約瑟的哥哥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實上在四十五章中,其實約瑟已明言饒恕了他們,約瑟的哥哥們仍然有這種「會遭報復」的想法,是基於他們心裡面的罪惡感在這麼多年來,還未完全得到釋放所致。

可想而知,當人陷在罪裡面的時候,罪不單使人和神的關係破壞了,得罪了神,而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罪的緣故同樣遭到破壞。更悲哀的是;犯罪所帶來的罪惡感,在仇敵魔鬼不斷的控告底下,將會令人多年活在不安和罪咎之中,使到與神與人在關係上,終久得不到復和的機會。

約瑟不但再一次重申饒恕了他們,更重要的是他不是以人的眼光去看這件事情。因為饒恕是出於神並非人,否則人會因此而自高,而從神的度看時,人會變得謙卑。故此,v.19約瑟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約瑟明白,伸寃的事是在神手裡。並且人看事情也變得正面;v.20約瑟看見,從人的惡念中可看出神的美意來。v.21約瑟除寬恕外還樂意以善報惡,用許多友善的話安慰哥哥們,還承諾會養活他們。今日我們作為基督徒,我們更應效法基督,成為和平的使者,因為神已將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

「一切都是出於 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這就是 神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所以,我們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 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 神和好。 神使那無罪〔無罪:原文是不知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裏面成為 神的義。」(林前五18~21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請各位今天參與每月禁食禱告,為四川的大地震,及本會將投入的善後工作禱告。

第五十一篇 2008年5月21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創四十九

是日金句
耶和華啊,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創四十九18)

我的心得
  1. 你認為領受祝福的人需要為他們所領受的負上責任嗎?

牧者心得
  雅各在他離世以前,對他兒子們作出祝福。這次的祝福不單是總結他們過去的生命,而且還帶著預言。是的,祝福永遠是如此:如我們們要蒙神賜福,那麼我們就要行在神賜福的路徑上。一個人如果不希望活在神的心意中,實在沒有理由要求神賜福給他。
  事實上,雅各的兒子們都有不同的軟弱,甚至在他們過去的人生中,都有很多污點。但這些都不是阻礙神要賜福的原因。我們生命中縱然有污點,但神在我們生命中仍有計劃,只是我們是否認定神的計劃,而甘於離開那些污點,走進神的祝福中而已。保羅這樣勸勉提摩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二21)是的,如果你能確定神在你生命中的計劃,你肯定會用一個不同的態度來面對生命。
  在這段經文中,雅各對猶大的祝福最為突出。在四十九10指出,在猶大支派中,那「細羅」(賜平安者)而來。你能想像,這祝福的預言使整個以色列和猶太民族等候祂的拯救者嗎?如此的祝福,給整個民族一個很大的邀請:他們是待候賜平安者來臨的一群。今日我們作為亞伯拉罕屬靈的後裔。我們更應重視神對教會的心意和計劃,我們個人也更應自潔實踐神給我們的使命和呼召。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

第五十篇 2008年5月20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創四十八

是日金句:

「...以色列人要指著你們祝福說:願神使你如以法蓮、瑪拿西一樣。...」(創四十八20)

我的讀經心得:
  • 聖經讓我們看見神揀選的法則與人的想法有何不同?
  • 作為被揀選的你,這法則對你有何意義?


牧者心得:


這段聖經讓我們看見一個關於「神的揀選」的有趣法則;就是神的揀選往往會不按人的常規。v1-6按照人的常規,約瑟應該與他其餘的十一個兄弟一樣,同列為以色列(即雅各)的後裔,他和他的後裔由以列色所分得的產物,應當是十二分之一。但是在神的感動下,以色列卻將約瑟的兩個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歸入他的名下。使這兩人的後裔日後成為了以色列人的兩個「半支派」。因此在v21-22中的記載,就講出了約瑟將比他的眾兄弟多得一分。

而在v8-20所記載,以色列為以法蓮和瑪拿西祝福的事情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按照人的常規,瑪拿西為長子,他應當受以色列右手的祝福(這是當時的習俗,右手代表為大,左手代表次要),而以法蓮為次子,應當受以色列左手的祝福。但聖經記載,以色列卻在神的感動下,交叉雙手去為兩人祝福。這意味著以法蓮將為大,而瑪拿西將為小的。這就是神揀選的法則,在人的眼中看為大的,但在神的眼中卻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以色列(雅各)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神揀選。而神對所揀選者的賜福,往往是會超出人的想象。

弟兄姊妹,按照人的常規,可能我們都不是甚麼偉大的人,可能我們一點也不像那些能夠服侍神的人,但現在我們卻被神揀選了去服侍祂。這是多麼奇妙的一件事呢!作為神所揀選的人,我們所需要的就是一夥感恩的心,並順服於這身份所賦予我們的使命,盡心活出基督的樣式。如果全能的神已揀選你並尊重你,那麼世上就再沒有人有權不尊重你了。共勉!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第四十九篇 2008年5月19日(星期一) 楊李靜儀師母

經文: 創四十七

是日金句
……於是以色列在床頭上(或作:扶著杖頭)敬拜神。 (創四十七31下)
我的讀經心得
  1. 當時迦南地和埃及地的饑荒有多嚴重?
  2. 雅各一家在埃及的生活又如何呢?
  3. 在天災之中,你對神有何新的認識?
牧者心得
「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廿三1-2)
  能夠放牧的地方,必定是有水源和草的地方。歌珊地是埃及境內最好的土地,因為這是埃及王放牧牲畜的地方。在那年間,饑荒甚大,迦南人和埃及人,不惜付上他們所有的金錢、牲畜和田地,甚至願意賣身給埃及王為他工作,為換得溫飽,神卻為雅各預備歌珊這般美好的居所,讓他安享晚年。
「 如經上所記: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二9)
  雅各自己也沒想到在他人生最後的年日,可以重遇兒子約瑟,可以一家團聚,可以在大饑荒的日子如此豐足,他的家族能如此興旺起來。他最後的心願就是歸到列祖那裡去,將一切的榮耀歸與亞伯拉罕、以撒和自己所信的神。
  天災威力雖大,相比神的慈愛和恩典,也是何等渺小。甚願每個四川地震受災的同胞都能得享神豐盛的慈愛。

神啊,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你殿裡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卅六7-9)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第四十八篇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張潔明老師

經文:創四十六

是日金句

以色列帶著一切所有的,起身來到別是巴,就獻祭給他父親以撒的神。(四十六1

我的讀經心得

今日四川,或未能如這段經文所記,父子重逢,一家團聚。求神憐憫,教導我們禱告、行動。

牧者心得

雅各全家七十人要出發了;不是去旅行,而是移民。行裝、帳篷、牲口、孩子……可以想像當時的場面有多混亂。

面對這個重要關頭,雅各作為一家之主,先帶領各人獻祭給神。

各位家長,在有需要的時候,請帶領家人尋求神。

他們來到別是巴獻祭。為甚麼是別是巴?

夏甲和以實瑪利在別是巴得到神的救助(廿一14-19);亞伯拉罕曾在那兒求告神(廿一33);在別是巴,神向以撒顯現,重申所立的約;以撒在那裡築壇求告神(廿六23-24 )。

別是巴是這個家族經歷神信實的地方。

不但如此。

亞伯拉罕和亞米比勒在別是巴立了約(廿一32);以撒和亞比米勒也在別是巴立了約(廿六31)。

別是巴是這個家族流露屬神的信實的地方。

尋求神,是基於神的信實,以及我們因神的信實而有的信心。

在這裡,神第三次應許與雅各同在(參廿八15及卅一3),並且重申祂與列祖所立的約。

神不改變。無論是在天災、人禍裡,還是在平靜、安穩中,神不改變。

引用葉兆輝先生文章

葉兆輝﹕別輕視劫後情緒救援 ——台灣南投地震後自殺率大升的啟示

2008年5月16日 (五)

【明報專訊】四川省一場7.8級大地震,令天府之國生靈塗炭,無數家園被震眦,報章電視傳來一幅幅倖存人面對喪親之苦的圖像,痛者流淚,聞者心傷。第一時間跑上前線的沩家寶總理說得好:「快一秒鐘就可多救一人」,非常實在的道出當前急務,挽救埋在瓦礫中的生還者,要與時間競賽,分秒必爭。香港人亦積極以行動支援,血濃於水,慷慨解囊,捐出善款和組織救援隊,希望協助災民渡過難關。

災民急需即時實質的支援,跟覑要重建家園,投入生活;而因天災喪失親人的倖存人,除了要面對劫後的適應,更需要面對家人離世後的人生路。中國不少家庭只得一名小孩,面對喪子喪女之痛的家庭,劫後所受的打擊或會更大。

據海外及內地的多項研究結果所得,社會有必要特別照顧劫後重生的一群的精神健康,面對新的生活。

把心理救援列入重建規劃

以1999年台灣9.12大地震為例,據一項台灣的研究所得,重災區南投市的自殺率,在2000及2001年皆大幅上升,自殺的增加主要來自男性,但同時其他市鎮並沒有同樣的自殺率增幅(除了高雄市和埔里鎮外)。據本中心的數據,有關台灣地區與南投市在1998至2002年的自殺率見(見表),女性的自殺率在1999年大幅上升,男性自殺率的增長則有滯後的現象,到2000年才大幅上升。

另一項由台灣學者跟進340多萬名台灣中部居民的研究指出,若以劫後受害者(喪親、受傷或失去財物)來與非劫後受害者比較,在往後2至15個月內自殺的調整後機會比例(adjusted odds ratio)達到1.46,這顯示劫後受害者的自殺風險顯著高於非受害者。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顧問王向東醫生,曾經在2000年發表論文,追蹤兩個受到1998年河北省6.2級地震影響的村落,一共200多名人士的創傷後壓力後遺症情(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結果發現受地震影響較大的村落,在獲得即時援助及重建支援下,比較影響較少卻獲得較少援助的村落,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較低(發病率分別是19.8% 及30.3%)。

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肖水源院長5月14日在人民網發表文章(http://scitech.people.com.cn/GB/7238911.html),呼籲有關方面要在災區進行心理救援的工作,他的建議包括:

一)對生還者進行有系統的心理調查和追蹤研究;

二)把心理救援列入重建規劃之內;

三)組織心理救援工作隊;

四)組織當地的互助支援工作。

我們十分支持肖院長的呼籲。根據現時的情,對生還者的支持,特別要針對喪失子女、喪夫的中年女性及因家園被眦並失業的中年男性和年長有病的長者等。本中心希望本港不同界別人士,能夠盡力作出支援。香港人除了可以用金錢和物資協助內地劫後的同胞,本港有不少從事精神健康、公共健康和防止自殺的人士,對提供心理救援的工作,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亦可望為協助制訂心理救援的重建規劃盡一分力,照顧劫後重生的四川災民的精神健康。對災民而言,金錢和心理上的支援同樣重要,可以減少創傷後壓力後遺症的出現,將不必要的傷害和死亡減至最少。

作者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新聞來源:明報新聞網

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四川的需要

陳國源弟兄簡單的SMS報告:

  楊牧師,平安!感謝主去年差派我到成都並堅固我的信仰。人會逃避災難,但我們面對災難看見福音即將在這裡復興。

  四川14處受災(包括成都)2萬人死,但估計有5萬人遇難。成都人自稱天府,因自滿自傲,災難好讓他們正面思考。我們可作禱告,物資及善後工作。

物資(提供未來1-18個月的物質),我已組織

1. 義工隊收集捐獻及衣物

2. 教會可集合藥物、米條等通過政府和本地教會一起派發(跟他們說JLU

善後(未來三個月以後):

1. 我看了災難後多是破碎家庭,單/雙親失去的年青人及孤兒(九寨沟已有一所,他們有需要擴建);

2. 聯系各區教友分期做探訪和牧靈。(我一位去世朋友的家人考慮捐出他的車給教會);

3. 開拓年青人中心幫助學習,就業及參加崇拜。(我已開始五旬節恩賜敬拜音樂分享,但其它學習和就業工作,因資源限制未有計劃,要有機構支持才可以)。

我期望堅固他們的復興敬拜,這裡看見他們很多是飢渴,但有形無靈。

以馬內利

第四十七篇 2008516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創四十五

是日金句

約瑟又對他弟兄們說︰「請你們近前來。」他們就近前來,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四十五4-5)

我的心得

  1. 約瑟有沒有向他的哥哥們報復呢?

  2. 約瑟在經文中三次所提及的是甚麼呢?

牧者心得

創世記三十七章記述約瑟被賣的經歷,到四十二章開始記述約瑟與他的哥哥們重逢的情形,約瑟一直隱瞞自己的身份,直到四十五章才坦白地向哥哥們承認自己就是他們的弟弟約瑟。如果你是約瑟讓你再次遇見賣你的哥哥們,你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兄弟相認本是喜事,可是約瑟的哥哥們卻非常害怕。因為當時約瑟有權有勢,只要他一句說話,足以定他哥哥們的生死。但我們都很清楚知道,約瑟不但沒有向賣他的哥哥們報仇,反而善待曾經欺負他、出賣他的哥哥們。

  約瑟能不念舊惡、以德報怨,完全是因為他相信神的旨意及安排,四十五章中約瑟三次肯定地說他被賣到埃及是出自神預先的安排。神容讓痛苦臨到在約瑟的身上,目的是為要帶給他及他一家的祝福。
  對我們來說,面對困難、艱難的處境時,是會帶來相當的痛苦及無比的煎熬。但約瑟的話卻清楚告訴我們,這一切盡都是神的安排,目的是為我們帶來更大的祝福。約瑟是神所選召的人,我們也是神所選召的人,也許當我們踏上選召路途時,我們或會經歷約瑟的歷煉,我們很可能在半途就會離棄堅持神的選召。今天,讓約瑟的經歷及他對神完全的信靠成為我們的提醒,當我們在困難、艱難的處境時,相信是神的安排,相信神必定會在當中工作及帶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祝福。

第四十六篇 20080515(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創四十四

是日金句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創四十四33

我的讀經心得:

  1. 從前提議賣約瑟下埃及的猶大,與今日犧牲自己救所有兄弟的猶大相比,有何改變?

牧者心得

  約瑟藉糴糧的事,製造了一次危機,為要試驗雅各的眾子怎樣彼此相待,是否還像從前一樣,逼害親生兄弟。事實上,在危機之中,往往逼出了人真正的生命素質。因此,當約瑟的家宰從便雅憫的口袋裏搜出銀杯子來的時候,便看見了其他的兄弟默不作聲,就是按理應該出來為大家說話的老大〈流便〉和老二〈西緬〉也是一樣。然而我們看見猶大的改變。
  很明顯,因著老大和老二過去的惡行和種種原因,他倆在雅各和眾兄弟前的地位已大不如前,相反,作為四子的猶大卻在面對危機的時候代表眾兄弟說話,正顯示出他在兄弟中的領導位置。但不要忘記,從前的猶大,是第一個提議賣約瑟下埃及的人。不過今日的猶大,生命已經改變了,不單願意以自己的性命交換便雅憫的性命來換取雅各的信任,並且在約瑟面前真正實踐了他的承諾,以犧牲自己一人的性命來便雅憫和其餘兄弟的性命,而這願意承擔和犧牲自己的舉動正是一個真正領袖需要具備的生命素質。我們今天同樣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因為我們已經在基督裡成了新造的人。
  弟兄姊妹,無論我們是領袖與否,作為神福音的使者,會否願意為到我們服事的群體和福音對象願意承擔和犧牲自己。另一方面,今日我們會否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去為別人的需要擺上禱告呢?例如:為到剛在四川發生的大地震各樣逼切的需要代禱。我們又會否願意犧牲自己午飯的金錢和時間,將省下的金錢用作賑災,並利用這段時間為此禁食禱告呢?經上記著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
4)」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緊急代禱

  神召會活泉堂會友陳國源弟兄,一直來在四川城都工作,因此成為今次地震慘劇的目擊證人。他傳回短訊,簡報災情,亦要求代禱,更請轉發。現特轉錄如下:

弟兄姊妹,您和家人的平安是一種恩典,我在彭洲探訪災民,雖未到中心區,但已見到許多破碎家庭和孤兒。日後心靈輔導會迫切。而且這裡需要很多禱告、藥物和善後工作。請您們幫忙﹗願賜平安的神常和你們眾人同在。阿們﹗(羅十五33)。

又:今晚十點半,是中國各地基督徒的禱告時間,齊聲為四川成都汶川發生大地震獻上禱告,求神憐憫救援災區百姓。請發十條短訊給你熟悉的弟兄姊妹,同時祈禱。

第四十五篇 2008年5月18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創四十三

是日金句
我終身的事在你手中;求你救我脫離仇敵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詩卅一15)

我的心得
  1. 你認為約瑟為甚麼這樣對待他的兄弟?

牧者心得
  可能大家在看這幾章的經文時,總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約瑟是不是用復仇的心態來對他的弟兄呢?
  大家可能還記得約瑟年少時的夢,禾捆和十一個星向他跪拜,在今天可算是成就了。約瑟在他哥哥糴糧的事上,其實可以給他們更大的難處,但他卻沒有收取他們分文(他把錢回給他們,放在他們的囊中),讓他們買得糧食。
  約瑟重情義。他見到他的親兄弟便雅憫後,情不自禁,放聲豪哭。他是有真性情的人。
  為甚麼約瑟會這樣待他的兄弟呢?
  他沒有注視過去的受苦,因為他注重了神在他生命的應許。他看見今日兄弟們的下拜,是神在他生命中早已定下的計劃。也許在年輕時,他沒有意識到神在他生命中成就這計劃要付出的代價,但今天卻因見到神成就祂的應許,而不再注重他的過去。「英雄莫問出處」不單是對別人說的話,也是我們自己應說的話。
  他重視弟兄們的成長。他實在要看從前出賣他的兄弟,怎樣互相對待。他的兄弟實在「不是好人」。他們留下西緬,若無其事。所以他再進一步,要留下便雅憫--父親雅各更痛愛的兒子。有時,我們以為「既往不究」是美德;其實我們是不希望再次回首我們的傷痛,我們還未復完。自己的成長,必須帶來身邊的人的成長。約瑟這做法,在後來帶來了家庭很大的復和。
  請記著:神命定在你生命中成就的事必會完成。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

第四十四篇 2008年5月13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創四十二

是日金句:

「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創四十二7)

我的讀經心得:
  • 約瑟面對是次大饑荒的態度怎樣?對你有何啟發?
  • 約瑟哥哥們面對是次饑荒又有何反應?對你有何提醒?

牧者心得:

在人類歷史當中,除了戰爭之外,天災可說是人類文明所要面對的另一個強大的破壞者。就算你擁有極多的財富,但當天災臨到的時候,你也可能立刻變成一無所有。正如聖經當中所記載,雅各一家本來已在當時的迦南地富甲一方。但當饑荒遍滿天下的時候,這個富裕家族也不能免去其所受的影響,雅各因是次饑荒而要差兒子們到埃及糴糧(創四十二1-5)。

「天災」其實就好比我們人生之中所要面對的各種不能預計的災難;在我們整個人生裡面,不論是在事業上、學業上、家庭生活上、人生際遇上,我們都可能會面對各式各樣不同形式或大少程度的災難。面對著這些災難,各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反應。

聖經記載,約瑟和他的哥哥們在面對這次地區性的大型饑荒,兩者的態度都有明顯的分別。按照(創四十二6-20)的記載,約瑟嘗試利用是次饑荒,用計讓哥哥們帶他的小弟便雅憫來埃及見他,其實約瑟是想藉這次大饑荒,成為他們家族復和的最好時機(參考:創四十三至四十五章)。而約瑟的哥哥們卻因為自己從前曾害約瑟(當然,他們還未知道面前的這位埃及宰相,正是約瑟),因而消極地覺得是次天災是上天對他們的報應(創四十二21-23)。

他們之所以會對天災有那樣不同的反應,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對神的認識和關係有所不同所致。約瑟在之前的經歷之中,一直確定神的帶領,也忠誠地跟隨這位帶領他的神。故此,在天災降臨的時候,他已經早作預備,並且使之成為家族復和的良機。他的哥哥們卻因為當年的惡行,而在內心裡留下了極大的罪惡感,故此當災難臨到,他們就立刻想到這是報應。

忠誠地跟隨神的人,能夠在危難中處變不驚,更可能將「危」轉化為「機」。但犯罪者卻只能在災難中活在痛苦的罪責之中,而未能從一個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危難。所以為何聖經常教導我們要忠誠地跟隨神呢?這是有其道理的。

由於約瑟對神的認識和忠誠,使他在饑荒發生前已經做好足夠的預備,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夠在災難中發現那些可使用的正面因素,從而使自己能順利地在過度之是次災難,甚至他更有能力駕御著這個災難。相反,他的哥哥們就沒有這個能力,故只能消極地去面對。

這就是神的跟隨者在面對危機時的優勝之處,永遠能看見災難中的正面因素,從而駕御它,勝過它,甚至善用它。弟兄姊妹,難道這不就是我們所切慕的生命力嗎?弟兄姊妹,這正是那生命力。而忠誠地成為神的跟隨者,你就能夠得著它。共勉!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

第四十三篇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 楊李靜儀師母

經文:創四十一

是日金句
法老對臣僕說:「像這樣的人,有神的靈在他裡頭,我們豈能找得著呢?」法老對約瑟說 :「神既將這事都指示你,可見沒有人像你這樣有聰明有智慧。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聽從你的話。惟獨在寶座上我比你大。」法老又對約瑟說:「我派你治理埃及全地。」(創四十一38-41)
我的讀經心得
  1. 多年的困苦有沒有改變約瑟正直的德性呢?
  2. 約瑟為身邊的人帶來了甚麼祝福?
牧者心得
  一個難得的機遇,被遺忘了的約瑟終可重見天日。從約瑟兩個兒子的名字可察看到約瑟這些年日的心境,被兄弟出賣,繼而被人誣告,又遇忘本的人,「苦」是約瑟對自己多年來生活的總結。
  困苦並沒有消磨約瑟的意志,更加沒有消滅他美好的德性--正直。當他面見法老的時候,唯有他一人最清楚埃及地要發生的事情,約瑟大可以以為法老解夢的機會作為報復的籌碼。就算不為報復,也可藉機會先取回這多年間失去的一切,大好的青春已斷送了(見法老時已三十歲),代價可不少。聽起來挺順耳,也是無可口非的,「為自己是人之常情」,況且約瑟有這麼痛苦的經歷。可是約瑟並沒有使這機遇成為他發洩怨寃鬱的途徑,因為約瑟沒有忘記神,約瑟仍然對神心存敬畏(四十一51-52)。
  牧師常說:「合情未必合理,但合理一定合情」。合乎真理的事,必定使一切都歸回美好,使所有人都因此得福。
  約瑟正確的決定,幫助了法老,救了受饑荒影響的百姓,更意想不到的是法老-埃及王-將整個國家的管治交給一個有神同在的人,換句話說,法老將自己的國家交給神。神的救贖藉著敬畏的人臨到許多有需要的人當中。
  雖沒有更時間去派單張,也沒有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人信主,但我們卻可每天存敬畏神的心過活,神的救贖必能因此而傳開。
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他,因敬畏他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詩卅四9-10)

  

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第四十二篇 2008年5月10日(星期六) 張潔明老師

經文:創四十

是日金句

「我們縱然不信,祂仍然是信實的,因為祂不能否定自己。」(提後二13

我的讀經心得

  1. 約瑟雖然倚靠神解夢,卻想倚靠人得解救,為甚麼?

牧者心得

  剛剛才信心十足的宣告:「解夢不是出於神嗎?」(v.8)不消幾分鐘,約瑟卻說出以下的話:「但你得好處的時候,求你記念我,施恩與我,在法老面前提說我,救我出這監牢。」(v.14

約瑟敬畏神,這是不爭的事實,從聖經一直的記載可以看到。也許就是因為他想到自己從來都敬畏神,但卻落得如此下場。這一刻,他忽然感懷身世:「我實在是從希伯來人之地被來的;我在這裡也沒有做過甚麼,叫他們把我下在監裡。」(v.15

一個意念、一股情緒、一番感受,足以令約瑟視線模糊、焦點轉移,他竟寄望於求助於他的人,而非幫助人的神。

他把信心投放在人身上,其結果可想而知:「酒政卻不記念約瑟,竟忘了他。」(v.23

神卻沒有忘記約瑟。

第四十一篇 200859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創世記三十九章

是日金句

約瑟住在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三十九2)

我的心得

  1. 約瑟面對主人的妻的引誘,他有沒有犯罪得罪神呢?

  2. 為甚麼約瑟的主人把一切所有的都交在約瑟手裡呢?


牧者心得


約瑟被他的兄長們賣到外國去當奴隸,雖然被賣到外國當奴隸,但他仍是一位敬畏神的人,故在任何環境中,神仍是與他同在,看顧著他。


在這章經文中,一再重複地告訴我們︰耶和華與約瑟同在,使他事事順利。(232123) 雖然約瑟被他主人的妻子陷害,但約瑟並沒有因此對神失去信心。因為他是靠神的帶領,故沒因主母的引誘,使自己得罪神。由此可見約瑟不會屈服於權勢,不受色誘,他不敢得罪神,因為神與他同在。聖經記載了差不多的情況發生在但以理身上。但以理也是敬畏神的人,神賜給他智慧,使他在王面前得寵。故有人因此陷害他,但他也沒有改變對神的忠實。最後也是神帶領著他走過最艱困的時間。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困境,會遇到許多艱難的事情,或甚至有些事情是嚴重到令我們不能忍受、承擔。讓這章經文成為我們的提醒,無論在任何的環境,神是不會離棄我們不顧的,因祂是與我們同行的,祂就在我們的身邊,時刻的看顧著我們,在暗中支持、幫助及鼓勵著我們,帶領我們走過人生所有的路途。但,我們最重要學習的是無論任何時候也要保守著對神的信心,絕不離棄上帝。


第四十篇 20080508(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創卅八

是日金句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

我的讀經心得:

  1. 猶大與瑪氏的事件,我們如何看見人性的軟弱以及上帝的恩典?

  2. 我們應當如何回應上帝的恩典?

牧者心得

聖經在這裡記載猶大與瑪氏這個獨立於約瑟被賣到埃及以外的故事,原因是基於猶大支派在十二支派中的重要地位。因為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子孫,大衛則是出於猶大支派的。

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耶西生大衛王。(太一3~6

故此這裡並非為強調有關道德上的事情。然而,若非她瑪氏盡了律法上親情的義,耶穌和大衛的先祖亦沒有出現。事緣當時古代近東的風俗規定,哥哥若未有兒女便離世,兄嫂不能與外人結婚,而兄弟必須盡上責任,娶其兄嫂為妻,以致為其兄長立後。此風俗是為繼承產業和避免接受外人為養子的可能煩惱。這習俗在後期較鬆寬(見申廿五510),並可由其他近親以盡此職(參看得三至四章)。直到新約時候此風俗仍然存在,因此才有撒都該人(撒都該人不相信有復活的事)試探耶穌關於復活後嫁娶的問題。(太廿二23~33

猶大的兩個兒子在娶她瑪氏後相繼死去,以致猶大心中也有她瑪氏「勀夫」的念頭,故此為保護其幼子示拉性命的緣故,便命她瑪氏返回父家守寡。當她瑪氏發覺猶大並無意圖於示拉長大後,吩咐示拉娶她的時候,她為了為其死去的丈夫立後,於是喬裝妓女,找除了示拉以外最親的人打主意──就是猶大。而猶大則由於妻子死後肉體的軟弱,而與她瑪氏同寢。所以當猶大後來知道事實後,不但取消了要用火燒死她瑪氏的決定,且還承認了自己的錯。他的錯,並不在和瑪氏的同寢行為(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亂倫的大罪,但對古代近東的人和以色列人來說,卻是承傳後代的律法的義。),而是沒有叫小兒子娶她,因此她只能設法找示拉以外最親的人,就是猶大自己,為其死去的丈夫立後。以致猶大稱她瑪氏比他有義的原因,乃是她瑪氏努力盡其家庭上的責任、律法上的義的結果。

  或者我們從這段聖經中看見一些人物他們人性上的軟弱,事實上他們都不是完全人;例如:俄南的自私、猶大肉體的軟弱她瑪氏以喬裝瞞騙。然而讓我們更因此明白到,我們其實和聖經中的人物一樣,在人性上都有軟弱、會跌倒的地方,我們得救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並沒有可誇的地方。因此當今日我們蒙神恩典,知罪以後,豈不應當順著聖靈行事,活出神所喜悅的生活嗎?正如以弗所書五章810節:「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裏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結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義、誠實。總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

第卅九篇 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楊李靜儀師母

經文:創卅七12-36

是日金句
以色列對約瑟說:「你哥哥們不是在示劍放羊嗎?你來,我要打發你往他們那裡去。」約瑟說:「我在這裡。」(創卅七13)
我的讀經心得
  1. 若你是約瑟,你會按父親的要求去探望哥哥們嗎?
  2. 在那些情況之下,你會感到不能或選擇不按良心說話和行事呢?你認為神喜悅你怎樣作?
牧者心得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學會圓滑、自我保護是正常不過的。約瑟的兄長流便和猶大,一心想要救約瑟,所以在其他的兄弟面前設法找個不需要約瑟死的理由。流便想拖延時間,待會趁其他兄弟不在意時再去救約瑟。猶大就精明一點,知道其他的兄弟一定不會放過約瑟,故此建議他的兄弟賣了約瑟為奴隸,起碼約瑟不會再受他兄弟的苦害,並且,若約瑟順服的話,靠自己討生活,還可以存活下去。「懼怕人的,陷入網羅;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箴廿九25)人的計謀能解一時之困,卻帶來父親以色列長久的傷痛。
  約瑟卻很特別,他雖在這班厭棄和嫉妒他的兄弟中成長,但一點也不影響他正直的個性,理應要說的事,他直說,理應要作的事他不會因為任何理由而不去作。當他父親以色列吩咐他去示劍看看他的兄弟放牧的情況,然後回來匯報,他立刻便說:「好」,「我在這裡」,「我已準備好了」。他不猶豫,不懼怕,不胡亂假設,應要作的事,他就去作。
  當然有這樣性情的人會面對逼迫,因為世界就是沒有公義,不喜歡正直。約瑟被親生的兄弟賣到埃及去,是何等受傷害的事。但是,神給正直人的安慰也是何等大。

「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你們若是熱心行善,有誰害你們呢?你們就是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的威嚇:或作所怕的)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著無虧的良心,叫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誣賴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神的旨意若是叫你們因行善受苦,總強如因行惡受苦。」(彼前三12-17)
  神必看顧約瑟,就算他因為正直的行為而受苦,也是有福的。神的旨意若是叫我們因行善受苦,我們會否順服,不因威嚇而退縮,保存著我們無虧的良心呢?

第三十八篇 2008年5月6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創三十七1-11

是日金句: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十16)

我的讀經心得:

  • 神為甚麼會揀選約瑟?
  • 約瑟的生命有何不成熟的地方?
  • 正直的性格需要配合甚麼,才能有效地見證上帝?


牧者心得:


約瑟在雅各的眾子之中,是一個正直的人,聖經記載他將哥哥們的惡行報給父親(參考:創三十七2)。而且他亦得到父親雅各的特別愛護,除了因為他是最小的兒子外,相信也是因為他本身的正直性格。約瑟的這種正直的優點,除了讓他成為雅各眾子中最好的一個外,他亦被上帝揀選將經歷一個不平凡的人生(聖經記載他後來成為了埃及的宰相,亦因此拯救了雅各整個家族)。在v5-7和v9中所記載的兩個夢境(眾子的禾梱向約瑟的禾捆下拜,和太陽、月亮、星宿等向約瑟下拜的夢境),其實已預告了約瑟不平凡的一生。


但聖經的記載亦讓我們看見約瑟生命中不夠成熟的地方;約瑟雖然正直,但可能因為年齡太輕的原故(創三十七2,記載當時約瑟只有十七歲),他處世過於單純(發了兩個異夢,卻不懂看實際的情況,而單純地立刻告訴他的哥哥們和父親),使自己越發地落入了哥哥們的憤恨之中。相信雅各在v10 對約瑟的責備,其實基本上是對約瑟的一種保護,免得約瑟在他的哥哥們面前,更進一步被嫉妒。


正如(太十16)耶穌對門徒的教導:「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馴良就是我們正直公義的性格,但靈巧卻是我們處世的智慧。


作為神的兒女,當我們生活在這個罪惡的世代之中,只有直正的性格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學習靈巧的處世之道,在成熟處事、人際交往上操練自己的生命。這樣我們才能在世上完成神所差遣我們去完成的使命(耶穌說:我差你們去...進入狼群...)。


在人際交往上,保羅曾在(西四5-6)這樣教導我們:「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詩十九7)這樣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能甦醒人心;耶和華的法度確定,能使愚人有智慧。」舊約中神的律法(就是神的話語)是人得智慧的泉源,故此作為神的兒女,當重視對神的話語的學習,好讓我們得著從神而來的智慧。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第卅七篇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創卅五16-卅六43

是日金句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裏倚靠他、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他。(詩廿八7)

我的心得
  1. 如果你是雅各,面對痛失至親、兒子悖逆,你會怎樣呢?
  2. 在你的人生當中,有否面對一些非常的環境?在那時你與神有著樣的關係呢?

牧者心得
  雅各的人生可算大起大落。或者我們會想,像他這樣的經歷人生,性格總會有偏執的可能。特別在創卅五16-29中,他不單痛失最喜歡的太太,而且他的身子流便竟與他的妾辟拉同寢,跟著父親以撒去世,這些事無疑令他的人生雪上加霜。
  但在他人生差不多到最低點的時候,他卻不容許自己承認自己「黑過墨斗」。當拉結難產,將近致死的時候,她把兒子起名叫便俄尼(v.18),其意義就是「憂患之子」。拉結要雅各,和這初生的孩子一生都認著這憂患的時刻。她這個決定,必然使孩子活在深深的悔疚中--「是我禍及了我的母親和父親!」她把她的憂患傳遞了給丈夫和孩子。原來我們在生命低點的決定,不單影響自身,也影響到我們身邊、甚至是親愛的人。
  雅各拒絕這種宣認。他把孩子更名作便雅憫--意思就是「右手的兒子」。在以色列人的觀念中,右手代表了力量。我想,一方面拉結是用力量把這兒子帶到世間;另方面,在面對這些非常的環境時,雅各選擇了面對劣境的力量--神就是祂的力量,因為祂是福氣的源頭(創卅五12)。難怪以後便雅憫被稱為雅各疼愛的兒子(創四十四20),因為他不容許人生某一時期的低點,來決定他整個人生以後的方向。
  今日我們這群作為「亞伯拉罕子孫」的人,會否如雅各一樣,以神作為力量,成為我們面對生命低點的勇氣?

2008年5月3日星期六

第卅六篇 200853星期六) 張潔明老師


經文:創卅五1 – 15


是日金句

「我們要起來,上伯特利去,在那裡我要築一座壇給神,就是在我遭難的日子應允我的禱告、在我行的路上保佑我的那位。」(卅五3

我的心得

  1. 神如何處理雅各所遇上的問題?


牧者心得

西緬和利未闖了大禍,雅各不知所措;神指示他帶著所有人離開,前往伯特利,並在那兒敬拜神(為神築壇)。

伯特利的意思就是「神的殿」,是雅各初次遇見神的地方(廿八11-22)。卅五9-15重述了當天雅各的經歷:

一.接受神為他改名(新名字代表新的身份和生命)

二.認定與神的關係(立柱、奠酒、澆油)

結果,「神使那周圍城邑的人都甚驚懼,就不追趕雅各的眾子了」(v.5),神保護了雅各全家,他們就在那兒敬拜神。

神對雅各的指示,使他此行由逃命變成了朝聖,由羞辱變成了榮耀。

若你正身陷困境,請離開不合神心意的事情(v.2:除掉外邦神、自潔、更衣),回想你在神裡面的經歷,重返你遇見過神的地方,轉向神,敬拜神。

  神容許苦難臨到,不是要壓垮我們,而是要召喚我們進入「伯特利」。

第三十五篇 200852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創世記三十四章


是日金句

雅各對西緬和利未說︰「你們連累我,使我在這地的居民中,就是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有了臭名。我的人丁既然稀少,你們必聚集來擊殺我,我和全家的人都必滅絕。」(創三十四30)

我的心得

  1. 西緬和利未用甚麼作為通婚的條件呢?


牧者心得

創世記開始到這章,我們已經讀過幾件關於淫亂的事件;有所多瑪城男人姦淫的事件;有羅得逃出所多瑪城後,跟他的女兒亂倫的事件;現在這章又是跟姦淫有關的事件。這章雅各的兒子西緬、利未因為底拿的事件,竟然用割禮,作為欺騙示劍城人的手段。割禮,是他們祖先長久以來與神立約的記號,但這記號竟被西緬和利未輕視了,他們把割禮變成了通婚的條件。這是很嚴重的事情,輕視了神立約的記號。

  與神約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我們絕不能輕視。第十七章神要亞伯拉罕的子子孫孫接受割禮,作為表明與神立約的記號,象徵他們蒙神的揀選,是神的子民。現在雅各的兒子西緬、利未,他們竟用割禮作為通婚的條件,完全失去了神與他們祖先立約的意義,同時他們也失去了遵守這約的意義了。如果我們以隨便的態度來與神立約或遵守神的約,那麼約會有意義嗎?神會為這約帶來祝福嗎?所以我們絕不能用輕視及隨便的態度與神立約或遵守神的約。


2008年5月2日星期五

第卅四篇 20080501(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創卅三


是日金句

「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箴言十六7


我的讀經心得:

  1. 雅各與以掃和好是基於甚麼原因?


牧者心得

雅各知道,他曾以手段欺騙以掃得到長子名份,又清楚哥哥的性格,要以掃饒恕自己其實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此當他預備回到父家的時候,便想盡辦法期望得到寬恕(卅二12將許多的牛羊擺在前頭作為禮物),假若形勢不妙的話亦要將損失減至最低(卅三2將妻兒分成幾隊前行)。是的,正如中國人的說話:禮多人不怪」、「小心駛得萬年船」。但是事實上,真正能夠化解衝突和危機的,卻並非禮物和謀算,乃是人承認錯誤的勇氣與謙卑。

我們可以在經文中看見,v.3當雅各見到以掃時,謙謙恭恭地一連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的哥哥、v.5又自稱為以掃的僕人、v.6並著妻兒也向以掃下拜這幾件事,在在顯示出雅各祈求以掃寬恕的勇氣與謙卑。使以掃心裡也挑動了骨肉之情,至終相擁而哭,言歸於好。

進一步的,更加重要的是神的介入、雅各的禱告、神的賜福、以及人對神的回應。不要忘記(廿八21)雅各曾在伯特利向神許願能平安回到父家、故此(卅一313)神吩咐雅各要回到父家,並且回應了雅各許過的願。所以雅各才能有勇氣,帶著神的應許去回應神的吩咐。而在(卅三9)我們亦都看見神原來一直賜福以掃,使他富足,以至他並非因為禮物的多寡而考慮接受雅各的道歉。

很多時候,其實神都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情況下為我們做了許多美好的工作,問題只是我們有沒有察覺到而懂得感恩、回應、並且擺上我們懇切的禱告。正如新約雅各書四章2節提醒我們:「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讓我們時刻為教會、為小組的生活以及在任何事上首先擺上禱告,尋求那一位聽禱告的神,同樣經歷詩人對神的讚美:「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十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