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第四十二篇 2007年7月31日(星期二) 陳智聰傳道

經文:徒廿六19-32

是日金句:

「......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廿六19)

我的讀經心得:
  1. 「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這對保羅的生命產生了甚麼影響?
  2. 保羅怎樣看困難與時機?
  3. 保羅怎樣看神的幫助?

牧者心得:

  整段聖經所反映的,是保羅這種忠於使命的人生。他說他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他在任何的地方都嘗試去實踐他的使命;勸勉眾人應當悔改歸向神,並且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因為他這種對使命的堅持,非斯都甚至認為他是癲狂v24。堅持使命的人,有時候真的會令人誤以為是瘋狂的;你為甚麼要這樣努力傳福音?傳福音能賺錢嗎?......你為甚麼那樣努力去發展你們的小組?有「著數」嗎?......以上的說話難道不是一個忠心於其使命的基督徒,常常會聽到的話嗎?是的!別人可能會笑我們太瘋癲,但我們卻清楚自己是為神而做,為神而努力。那麼一切也是值得的!就如保羅的人生;不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

  就是因為保羅這種對使命忠誠的熱情,使他能夠把握每一個實踐使命的時機,就算他被非斯都審問,在別人看來這不能不是一件好事,但在保羅看來這件事也能成為他作見證的時機。對使命的忠誠和熱情使我們能夠看通每一個在自己身邊的機遇,並且找著它為要使使命達成。有時候,人們常說自己沒有機會,或機會沒有其他人那樣多。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他們沒有其他人那樣,明白和認清自己使命,導致無數的機會在自己身邊流走,自己也未能發現。認清使命並忠誠地實踐它,你自然就會發現機會何時出現,而你又應該怎樣捉緊它。

  v22保羅說他蒙神幫助,直到今日還站得住,為主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就是因為他有這種對使命的忠誠,使他在任何困難中,也看見神的同在和幫助,使他不論面對甚麼事,也滿有能力。這種對神同在的確信,比一切人們常說的積極思想強得多了。兩者的分別就在於,前者依靠的是神的無限,而後者依靠的仍然是有限的自己。一個忠於使命的人,自然就會常常為自己的使命而禱告,因此他也會對神的工作與同在變得特別敏銳,所以他能夠常常留意到神怎樣幫助他,而他又應當怎樣配合神的工作,讓事情成就。弟兄姊妹!唯有確知使命和忠於使命的人,才能常常明白神的幫助,你是否一個確知和忠於使命的人呢?最基本的福音使命,我們會否對其忠誠並保持自己滿有熱情?就讓我們一起實踐使命,找緊時機,經驗神的幫助吧!

第四十一篇 2007年7月30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廿六2-18

是日金句
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廿六18)

我的讀經心得
  1. 你認為保羅在亞基帕王面前的自辯,除了為自己辯護外,還有甚麼意義?
牧者心得
  
一個有使命的人,也許會在一些時候忘記他的使命所在。然而保羅卻不是這樣的人。怎樣才能令到我們生命中的使命常常在一個「被激活」的狀態中?我發覺保羅是一個常常重申他自己使命的人。他在廿二章述說過一遍,在廿四章向腓力斯申辯,在廿六章,也在亞基帕王面前重申一次,在加拉太書一至二章也重申一遍他自己的使命。一個活在使命中的人,會常常重申自己的使命,使自己更明確地行在其中。就算在使命好像受阻的環境中,仍有能力和耐力去面對(vv.6-8)。
  當他談到自己的使命時,他常常回想使命的由來:就是和耶穌的相遇。這才是使命的起點。有時我們只是記得使命的終點而忘記使命的起點時,結果會令我們在執行使命的過程中迷失方向和原則,甚至誤用達成的方法。就像香港有很多有宗教背景的社會服務機構,原來社會服務的目的,是為傳揚福音、讓人得著福音的好處;但在機構一直擴展的過程中,也為了得到更好的服務資源,到最終卻忘記了傳揚福音的最初目的,甚至不一定需要基督徒執行一些服務行動,到最後,這些機構與一般社會服務機構無異。同樣的,我們也會只顧著執行使命而忘記使命的開始,就是因為與耶穌相遇,從而改變生命;故此,我們會不再著緊讓人遇見耶穌而傳福音,相反的,我們希望有更大的教會,更多的崇拜人數而傳福音;我們會為比別的小組增長更快而傳福音……每一次使命的重申,乃為使自己更清楚和明確地走在當行的路徑上。激活你的使命!但也請記得,你使命的開始是因為基督的救贖,你與基督的相遇。
  另方面,保羅每一次重述他的使命時,你會看見重點不同,但細則卻有些微修改,從我們比對以上數段經文,我們應可看見這情況。這使我們看到保羅不是以「開口溜」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使命,而是每一次重述他使命的同時,他也看到神在他生命中新的心意。這也使他在執行他的使命時,更感新鮮,而不單是昨日的使命,更是今日的,又新又活的使命。這樣我們的使命才能更有效地「被激活」。
有時我們感到我們的使命好像已經無關重要,是因為我們沒有發現神在給我們的使命中,有潛藏的可能性。唯有用禱告的心,在不同的時機中檢視我們的使命,我們才能經歷神給與我們使命生命的經歷。
  今日你有重述你的使命嗎?

2007年7月28日星期六

第四十篇 2007年7月28日(星期六) 蔡絲敏傳道

經文:使徒行傳 25章13節 -26章1節
是日金句
他必保護聖民的腳步,使惡人在黑暗中寂然不動;人都不能靠力量得勝。(撒上二9)

我的讀經心得

  1. 神對傳福音的保羅諸多保守,這對你每天的生活有何啟發?
牧者心得
  弟兄姊妹,若我們傳福音到了一個地步,好像保羅一樣能吸引位高權重的亞基帕王也要聽聽保羅所傳的福音,你想嗎?原先保羅是被上一任巡撫關在監裡兩年的時間,眾猶太人首領及祭司長卻狂追不捨的要控告保羅,並要殺死他。本來保羅是個將要處死的囚犯,何以亞基帕王也想聽他所傳的道呢?
  這位傳道者保羅的傳道生涯過得一點也不易,但他沒有把自己的處境看為絕路。相反地,把握著自己所有的優勢反敗為勝,為神的道打一場漂亮的仗,將福音傳到地極!首先保羅很清楚自己是羅馬人的身份與權利,向非斯都提出要上告到凱撒(徒25:10)。實在保羅對自己一直嚴格謹守律法也是問心無愧,知道自己被告之罪都是不實的,就連非斯都也查不出他有什麼可告之罪。但他也知道神定意要他將福音傳出耶路撒冷之外,確實保羅後來真的到意大利、羅馬等地傳道兩年之久的時間。這個傳道之旅得來不易。
  相信亞基帕王在聽巡撫非斯都述說保羅的事件之前,已經或多或少的聽過保羅傳道的事跡。不然,他不會在百忙之中也想聽聽這位眾人也想將他處死的囚犯辯論。徒25:22亞基帕王說:「我自己也願聽這人辯論。」。可見保羅為神發的熱心及迫切是人也會感好奇的地步。回看自己為神發熱心的地步有沒有像保羅一樣為人所好奇的、為人所驚奇?因你傳福音的熱心而對你所傳的道感興趣呢?保羅當日的堅持可能沒想到亞基帕王會感到興趣,因為保羅的堅持是單單地為著神的國要被傳開而堅持,你還記得18章之中神在異象中對保羅發出的說話嗎:「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亞基帕王對保羅所傳的道之好奇,最後也查不到什麼可告之罪,沒有令保羅落在猶太人的首領及祭司長之中。不要怕、只管講!讓我們也成為令人對神的福音感到好奇的傳道者。

2007年7月27日星期五

第卅九篇 2007年7月27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徒廿五1-12

是日金句

保羅分訴說︰「無論猶太人的律法、或是聖殿、或是凱撒,我都沒有干犯。」(徒廿五8)

我的心得

    1. 當我們受到利誘、恐嚇、脅迫的時候,我們是否像保羅一樣有足夠的信念站穩腳步呢?
牧者心得

  在保羅的遭遇中,我們可以看到,應驗了耶穌在馬太福音十章18節中所說的話:「你們要為我的緣故,被送到諸侯君王面前……」。由廿五章一開始,非斯都到任後三天,從凱撒利亞上耶路撒冷去。祭司長和猶太人的領袖向他控告保羅。他們請求非斯都,要求他送保羅到耶路撒冷,陰謀在路上埋伏殺他。這班祭司長和猶太人的領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非要置使徒保羅於死地不可。非斯都在他們那裡又住了十天八天,然後回凱撒利亞去。第二天他就開庭,命令把保羅帶來。保羅來了,那些從耶路撒冷來的猶太人周圍站著,用許多嚴重的罪名控告他,可是都無法提出證據。但保羅在第八節為自己辯護中以非常堅定的語句說︰「無論猶太人的律法、或是聖殿、或是凱撒,我都沒有干犯。」當我們繼續看下去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第10及11節中,保羅是用非常堅定的語氣說自己的案件;他說自己絕對不是逃避懲罰,但是,如果控告都不是事實的話,誰也不能把他交給猶太當局。這樣的態度就跟他前面說過的一樣,他在上帝和人的面前,都是「保持著清白的良心」,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面對惡勢力的時候,不妥協或屈服。

  保羅就是有清白的良心使他使他仍然有堅定的意志力的,坦然無懼地站在眾人面前,阻擋惡勢力的滋擾。清白的良心乃是心中沒有詐欺、隱瞞,誠實的面對上帝。今天我們應該來反省一下,試想,今天的社會有時候對我們豈不是也常常有利誘、恐嚇、脅迫,但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信念站穩腳步呢?如果我們的立場不穩,那就表示我們沒有足夠「清白的良心」。或許妥協可以使我們暫時勝過環境對我們的壓力、脅迫,但妥協之後,終究很難面對上帝的審判。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因此無法見證上帝那美好、公義的信息了。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第卅八篇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徒廿四章

是日金句
「我因此自己勉勵,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徒廿四16)」

我的讀經心得
  1. 保羅是怎樣在腓力斯面前自辯的?
  2. 保羅勉勵自己,對神、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對於我們要完成神使命、見證神的人有甚麼提醒?

牧者心得
  弟兄姊妹,當我們因著見證神、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托付而被逼迫的時候,我們會怎樣面對呢?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或者從未想到會像世界的價值觀一般「你不仁,我不義」的做法;或者只是會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但若果逼迫是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我們還會忍下去嗎?保羅的選擇是,在神、在人面前,常存一個無虧的良心。甚麼是無虧的良心?留意!當保羅面對猶太人的無理指控,為自己作出了第二次的自辯時;我們可以從而得知,猶太人的指控根本是毫無根據,站不住腳的,這個連猶太人自己也知道的。因此他們一直最想做的,就是在羅馬兵護送保羅的途中把他暗殺掉。為了一個宗教的理由而對他人動了殺人動機的,這肯定是仇敵魔鬼的工作。
保羅的自辯鼓勵了我們一件事,他過去一向是按著那條正確的道路來事奉他祖宗的神(對於不信的猶太人便是異端、是拿撒勒教黨),意思便是說保羅所傳的,與他所信靠耶穌基督的福音是一致。故此他才能像耶穌教導的「你們被交的時候,不要思慮怎樣說話、或說甚麼話。到那時候,必賜給你們當說的話。(太十17)」因為他一向是言行一致的,並無可指責的地方。故此他才能大放膽量的在被綑綁的情況下藉著自辯來繼續見證神從死裡復活的真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除了逼迫保羅的那一群不信的猶太人外,還有地方總督腓力斯。可能由於他娶了猶太女子為妻,故此聖經指他原是個詳細曉得這道的人。腓力斯明知保羅受屈,但是為了討好猶太人,並無為他平反,只是用了「拖字訣」,甚至把保羅收監兩年,直到他被羅馬罷免下台時仍不釋放保羅。這是因為腓力斯本身是個凶殘的官,用?暴管治猶太地一帶,在這裡更指望保羅會賄賂他來換取自由。由此可見,腓力斯就是那些明白道理而不按真理而行的人。以致當保羅在他面前說到有關神的公義、節制和將來的審判時,連凶殘的腓力斯亦因神的真理感到懼怕。
  弟兄姊妹,或者我們未至於像腓力斯般凶殘、受賄、屈枉正直的人,亦不似得不信的猶太人因嫉妒保羅而想暗殺他一般。但在我們生命裡頭仍會有一些行為與信仰不一致的地方,是影響著我們長成基督的身量、成為卓越積極天國使命人,以致完成神的使命,有效地見證神的真實和榮耀。今天讓我們一起在神面前檢視自己,讓神的聖靈來光照我們,以致叫我們效法保羅,在神、在人面前,常存一個無虧的良心。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第卅七篇 2007年7月25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廿三12-35

是日金句
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詩十七8)

我的心得
  1. 我們怎樣看待我們遭遇的困難,或別人因我們信仰耶穌的逼迫?神有沒有在這些情況下看顧我們呢?

牧者心得

  保羅傳福音而被逼迫的經歷,相信不會有太多人喜歡相同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然而,我們或者會更深入的問一個問題:「為甚麼事奉神的人仍然遭遇那麼多危難?難道神不保護他們嗎?」
  這的確是一個意義深長的問題。但神真的沒有保守保羅嗎?
  或許我們的問題是:神好像沒有「超自然」地保守保羅!我們的想法是:神如果是神,祂能用超過我們理解的方法,神蹟地打救他。就好像耶穌曾說:「難道我不可求父差十二營多的天使搭救我麼?」(太廿六53)
  神藉著保羅的外甥施行了拯救。(廿三16)他的外甥把猶太人要伏擊保羅的事告訴保羅,從而保羅能通知千夫長,使他自己得到很好的保護,更因此奇妙地,把保羅送到了巡撫腓力斯的面前,從而讓保羅不單有機會向巡撫傳道,更非直接地開展了保羅上訴羅馬皇帝凱撒的機會,讓福音能傳到地極(徒一8)!更重要的,這機會印證了主耶穌顯現給保羅的鼓勵。(徒廿三11)
  如此看來,保羅所遭遇的危難便成為必須的了!也因為這緣故,看似危難的環境,其實並不真的帶來危難。武俠小說家古龍常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對保羅說如是;對我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危中有機,全因為神是創造時機的神,而不是我們幸運,也不是我們機靈。是的,讓我們一同與聖經的作者高聲宣告:「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裏。然而 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傳三11)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

第三十六篇 2007年7月24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徒廿二22-廿三11

是日金句:
「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徒廿三11)

我的讀經心得:
  • 神用了甚麼方法去拯救保羅?
  • 保羅自己的身份和學識在他的事奉上擔當了甚麼角色呢?
牧者心得:
(徒廿三11)主對保羅作出了一個擔保;他必能在羅馬為主作見證,就如他在耶路撒冷作見證一樣。主使用保羅,不單只是使用他的經歷(講見證),也使用了他生命中的其他組成原素,包括他的身份、學識。有時候,我們會有一個誤會,以為主要揀選那些無學問的、軟弱的、卑微的人去服侍祂,因此我們就不用去裝備自己,只等神用祂超自然的能力去使用我們就是了。但其實,這不是一個真正服侍者的應有態度。主要使用的是我們整個生命,包括了我們任何一方面的組成原素(學問、見識、身份、人際網路、人生閱歷等等)。

v11主對保羅擔保他必能在羅馬作見證,主使用了保羅本身的一些生命原素去促成事情的發生;(徒廿二22-30)千夫長叫人用鞭子拷問保羅,但因後來知道保羅生來就是羅馬公民,因著這個身份,千夫長就不敢捆綁保羅,甚至因曾捆綁他而害怕。主使用了保羅本身的羅馬籍身份去保護了他,為他可以順利地往羅馬作見證而鋪路。而且也因為保羅的羅馬藉身份,千夫長在眾人為保羅喧嚷時,差人去拯救他(徒廿三10)。弟兄姊妹!神給了你一個怎樣的身份呢?你曾否想過這個身份也能被主使用?可能你在朋友當中有一個獨特的地位,這個地位能否被主使用呢?其實是可能的,只要我們在神面前花一些心思,想一想怎樣可以被神使用得更加好,可能事就這樣成了。

主除了使用保羅的身份外,也使用了他的學識;(徒廿三6-9)當保羅被帶到公會中受審,他看出當中一半是法利賽人,一半是撒都該人,在他的學識中他明白這兩班人在復活的事上有爭論,因此就刻意提出死人復活的問題,引起兩黨人的爭端,使自己有機會離開。我們的見識學養,可以成為主使用我們的工具,讓自己在神的國度中能發揮更大的功效,擔當一些更有影響力的角色,因此努力學習裝備好自己是重要的,特別對於一個服侍者來說。好的學問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把握神賜予的時機。在裝備的過程中,我們不要以為只有一些屬靈的知識(如神學、聖經知識等)才能被神使用,其實一些表面上看來是屬世的知識(如語言能力、財務、電腦、商業管理、設計、市場、法律、社交、武術、體育、教育等等.......)不同的知識,都可以在神的國度中發揮極大的作用。因此,無論我們現在正學習甚麼知識或才能也好,我們也應當為主而作,期望這些才幹可以被神使用。弟兄姊妹!要記著:不同的才幹配合恩賜能發展成一種新的事工或服侍的模式,因此不要浪費你的時間,努力學習,努力事奉,努力發揮自己在神國度中的功用,神樂意看見你有這樣的發展。共勉!

2007年7月23日星期一

第卅五篇 2007年7月23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廿一37-廿二21

是日金句
……他又說:「我們祖宗的 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又得見那義者,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徒廿二14-15)

我的讀經心得
  1. 當你面對別人質疑你的信仰的真實性或信仰的態度時,你會怎樣面對?
  2. 保羅怎樣分享他的信仰經歷?他分享的方法對你以後分享信仰有甚麼指示?

牧者心得
  當保羅在耶路撒冷被猶太人圍捕的時候,他站起來對他們「分訴」。(廿二1)「分訴」的意思就是辯護。但請留意,保羅的辯護絕不是為自己而作,而是為著傳揚福音而作。很多時,當有人對我們的信仰有意見,我們或許會急著說明自己的看法;就好像彼得在大祭司後院,面對有人質疑他是耶穌的門徒時,他急忙地三次否認與耶穌的關係一樣。然而保羅卻沒有單為自己辯護,反倒把握機會,傳揚福音。這樣的見證能否鼓勵我們更效地在別人質疑我們信仰時,更有力地為主作見證、傳揚主道呢?
  保羅分享有關耶穌在他身上的工作時,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1. 當他談及自己的事情和人生時,不是為要突顯自己的好處、自吹自擂,而是突顯自己的不足、自己需要神的地方。
  2. 他談到耶穌與他相會的經歷。但他並不是說這經歷令他有多高超;相反的,他談到這經歷對他的意義,對他與神的關係、自己的使命帶來的正面的影響。
  3. 他談到他對與耶穌相會後的回應。正如雅各教導我們,我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雅一22);同樣,我們與耶穌相遇後,也應有正確和積極的回應。耶穌不會單為「被我們看見」而向我們顯現。祂顯現必然帶著對我們的差遣,所以我們以行動回應是最合適的行為。
  總的來說,保羅再一次重申與主耶穌相遇對他人生帶來的震撼。是的,這鼓勵我們在困難和失意時,再次以禱告的心重檢我們與神相會的經驗,這使我們在履行使命的過程中,得以堅持。同樣的,我們也應不斷追求與神相會的經驗,使我們能常常被祂的同在激勵。對詩十六11的提醒是對的
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第三十四篇 2007年7月21日 (星期六) 羅詠芳傳道

經文:徒二十一17-36

是日金句
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神……(徒廿一20)


我的讀經心得
  1. 你會為自己的使命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嗎?
牧者心得
  保羅終於到了耶路撒冷,當然受到弟兄姊妹的歡喜接待。到了第二天的時候,保羅就與雅各和長老們相見,並將在外邦人中間所行的一切事,都一一述說出來,雅各和長老們聽見保羅所說的一切都歸榮耀與神(徒廿一17-20)。當我們聽見其他弟兄姊妹講述神在他們中間所行的一切事,我們會否也感到歡喜和歸榮耀給神呢?
  保羅還要面對另一方面的問題,這問題就是長老們聽見很多對保羅不利的消息,如:保羅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律法、不要給孩子行割禮等等(徒廿一21)。這些消息都令到大家十分煩惱,所以長老們就希望保羅照著他們的意思去行,為此想表明保羅並沒有鼓勵猶太人離開摩西律法,於是長老們就安排了四個人與保羅一起行潔淨禮(徒廿一23),就可讓眾人知道保羅是一位循規蹈矩,遵行律法的人(徒廿一24)。至於一些信主的外邦信徒,就已寫信通知叫他們謹忌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徒廿一25)。保羅就照著長老們的吩咐行了潔淨禮(徒廿一26)。
  有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裏,就聳動眾人,要下手捉拿保羅。原因是因為亞細亞的猶太人,誤以為保羅帶一名外邦人特羅非摩進殿,所以就下命捉拿保羅,還要想殺掉他,令合城進入了一個混亂的狀態(徒廿一27-31)。突然有人報信千夫長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所以千夫長就立時帶兵丁和幾個百夫長去耶路撒冷那裏了解情況,但又得不著實情,最後千夫長就吩咐用兩條鐵鍊捆鎖保羅,還將保羅帶進營樓,當兵丁帶保羅到了臺階上,眾人都不停地喊叫著,除掉他(徒廿一32-36)!令人想起耶穌被審問的時候,也有不少的人喊叫除掉他!
  保羅明明知道自己到耶路撒冷,一定會受到逼迫和拒絕,但他仍然堅持要去耶路撒冷,因為他清楚知道自己心中的使命,縱然受到迫害,他仍然勇敢地面對事情的發生,因保羅知道神與他同在!弟兄姊妹,傳福音有時會面對一些的困難,不要因這些困難令自己氣餒,保羅面對困難不但沒有氣餒,反倒是更依靠神,今天我們也要學習保羅一樣,為自己心中的使命去勇往直前!

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第卅三篇 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廿一1-16
是日金句

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廿一13)

我的心得
  1. 透過今日的經文,你覺得保羅是一個一意孤行、不跟隨聖靈帶領而行動的人嗎?
  2. 看過今日牧者心得後,你對跟隨聖靈有甚麼新的領受?
牧者心得
  這段經文可能叫我們感到驚訝:究竟我們要該聽從由聖靈而來的感動,還是好像保羅一樣一意孤行?
  是的,保羅在徒廿22-24已經透過聖靈得知他到耶路撒冷可能經歷捆鎖和患難,現在推羅的門徒又從聖靈領受感動,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廿一4)然後,在多利買的地方,先知亞迦布又再次用一個先知性的舉動預言保羅必要在耶路撒冷受捆綁(廿一11),當時門徒也喪哭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然而保羅的回答卻出人意表:「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廿一13)
  保羅是否不正常?保羅是否不順從神?
  正如從前我們分享徒廿22-24一段經文時指出,保羅領受了聖靈的能力,以致他能為主作見證,甚至能為主殉道--這也是使徒行傳一書的主旨(徒一8)。然而,當這麼多人按著聖靈的感動,並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從聖靈得知保羅的前路,以致他們苦口婆心的相勸,保羅仍是堅持己見,就好像消滅聖靈的感動似的。如果我們是保羅,我們會順從聖靈的感動嗎?
  然而,這是一個錯誤的理解!保羅當然順從聖靈的引導--從他過去傳福音的策略可見,他對聖靈言聽計從。聖靈在這章聖經不斷地透過不同的人來帶出啟示,目的並非要保羅放棄耶路撒冷的旅程,而是要突顯一件重要的事情:一切盡在神的全知中,而事奉主的人,面對逼迫與捆鎖,也是必然的(太五10-12);這也是保羅領受他的使命時他所熟知的結果(徒九16)。一個帶著使命的人,既知前路如何,但同時又清楚了解神的委託,便應有新的角度和眼光了解神的恩賜和作為。他不會為了自己的需要而放棄從神而來的呼召。如果神對我們的呼召是不後悔的話(羅十一29),我們也應以不後悔的心來履行神給我們的呼召。故此,眾人得到的啟示也就不是為了制止保羅,而是證實(confirm)了保羅在徒廿22-24時所說的領受,也更說明了神的計劃是如何的清晰!由是,他們的回應就是「願主的旨意成就」(徒廿一14)。
  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神給我們的恩賜,我們若以自己的利益看待,我們可能會濫用或誤解了神的恩賜。然而,當我們以神給與我們的使命來了解每一個啟示,我們反倒看見神如何逐步證實他在我們身上奇妙的工作。對,正如保羅在羅馬書十四17-18清楚的教導我們:「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我們肉身的需要),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在這幾樣上服事基督的,就為神所喜悅,又為人所稱許。」

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第卅二篇2007年7日19日(星期四)方國成傳道

經文:徒二十27~38

是日金句
如今我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32)


我的讀經心得
  1. 保羅的使命與以弗所教會的關係是怎樣的?這關係對你來說學了甚麼功課?

牧者心得
  保羅的自述讓我們知道;神的使命永遠離不開屬神的教會,故此有神使命的人必定會愛屬神的教會,因為教會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流出寶血用重價贖回來的。這樣,便不會有人說:「我有神的使命,不過是獨立於教會以外的。」或者是「我有神的使命,並且有獨特的啟示,所以要帶領一群人離開教會。」聲稱藉以完成這些人口中所謂的異象和使命,諸如此類的行為其實只是想滿足個人的喜好,傷害屬神的教會。偏離真道、分裂教會,這些永遠都不是真正有神使命的人會做的事情。留意保羅如何勸勉以弗所教會的眾長老,保羅提醒他們要謹慎,因為「v.28聖靈既已任命你們作教會的監督,你們就應該時常警惕自己,要像牧羊人一樣,愛護牧養羊群,就是牧養上帝的教會。因為教會是主用自己的血贖回來的。(當代聖經)」這番話也同樣向每個基督徒說的,因為是聖靈安放(任命原文有的意思)我們在教會裡面,成為看守(監督原文有的意思)教會的人。故此我們同樣需要時常警惕自己,同時也有責任像牧羊人一樣愛護牧養神的群羊。有了這基礎,我們便理解保羅的提醒,並且進入神要求我們有的生活方式當中,與屬神的教會建立關係。
  v.31 要儆醒守望屬神的教會:為此保羅在以弗所教會曾花三年之久、晝夜不住的流淚、勸戒教會各人,可見事情之重要性。故此要防備豺狼混進教會肆意破壞。最簡單的是留意教會內有沒有異端邪說的教派偷偷混進來,混亂主的道。
  v.32 被神的道建立造就:保羅將以弗所教會交托神和祂恩惠的道,事實上我們同樣要將自己交托給神並主的聖言,因為這道能夠建立我們,叫我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神的基業。以致我們不會成為無知的人被「豺狼」牢籠,亦不會成為口吐悖謬說話的「豺狼」,引誘門徒跟從他們,因為被神的道建立的人都知道主耶穌才是群羊的大牧者,我們的責任只是領人到神面前認識神。被神的道建立造就最簡單的實踐,不就是每天與我們一起吃主的「靈食」麼?
 v.35a 親手勞苦做工、扶助軟弱的人:保羅以自己為榜樣,從不曾以他的職事在群體中享有任何特權,可以藉此圖利,或是指指點點,指責人生命中的軟弱藉此說明自己有理,建立個人的威名。相反乃是更加勞苦地親手做工,又樂意扶助軟弱的人被醫治、得釋放,在神裡面成長。
 v.35b 活在「施比受更有福」的恩典下:慷慨奉獻於神的教會、慷慨捐獻於有需要的團體、慷慨捐助於有需要的肢體。這個不單單是聖經的吩咐和提醒,更是因主耶穌應許而有的福氣,因為一切得價財的能力都不是單靠人的努力,乃是神賜給我們的福氣。弟兄姊妹!每次奉獻、捐獻的時候都為此感恩吧!
 vv.36~38 此外,更要與教會肢體建立緊密與和諧的關係:看到保羅跪下同眾人禱告。眾人痛哭,抱著保羅的頸項,和他親嘴,你能想像保羅與眾長老甚至全教會的關係嗎?詩篇中豈不是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裏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詩一三三1~3)」阿門!讓我們以保羅和以弗所教會的關係作為榜樣,在領受神的使命的同時,認識「神的使命」更豐富的詮譯。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第卅一篇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廿1-26

是日金句
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廿24)


我的心得
  1. 你從保羅對以弗所人的自述中學到甚麼功課?

牧者心得
  本段經文除了記述了保羅的行程,和猶推古復活的一起事件外,也記載了保羅自述的心志。從中我們可以明白保羅的行事為人,和他對達成使命的執著。這使我們明白一個帶著使命的人的生活方式。
  1. 有使命的人有生活的見證(廿18)。使命不是「口講」就能達成,而是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表明我們活在使命中--這就是保羅所說的「始終為人如何」。
  2. 有使命的人以主的事為先(廿19)。「服事主,凡事謙卑,眼中流淚,又因猶太人的謀害,經歷試煉。」
    1. 「服事主」是保羅使命的概括表達。無論向誰傳福音、無論是織帳棚,都是以服事主的心態進行。他在弗六7就曾這樣教導:「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不像服事人。」
    2. 也正因為他以服事主的心態行作每一件事,所以他也能「凡事謙卑」。我們也應明白,如果我們所作的是神所委託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決定必須是主的決定,我們也願意謙卑自己來順服神每一個帶領。就像保羅聽到馬其頓的呼聲時,他改變傳福音的行程一樣。
    3. 保羅也必是一位禱告的勇士,以禱告來支持著實踐使命的旅程。「眼中流淚」不一定是一種受苦的宣洩,正如耶利米被稱為流淚的先知,乃為他的同胞代求,求神施恩憐憫。
    4. 保羅輕描淡寫的指出他因猶太人的謀害而經歷試煉。但你我皆知,他因傳福音,多次遇到差點令他喪命的事。這正印證了一個有聖靈能力的人,能為主作見證(徒一8),以致能從容面對「殉道」(「見證」一字原文的意義),為主所託的使命拋頭臚、灑熱血。若非他親身經歷耶穌的真實,確認永生的可能和價值,他能因達成使命而輕視生死嗎?
  3. 有使命的人會確保使命能有效地傳遞至下一代,故此他沒有避諱地說出與眾人有益的事(廿20)。有時我們因為害怕別人誤解我們,我們會避忌說出誠實的說話、帶給人益處的說話。對猶太人來說,他們並不喜歡聽到耶穌就是他們日夕盼望的彌賽亞,但為了猶太同胞的好處,雖然面對諸多逼迫,但保羅仍堅持傳揚這真理。從其他的保羅書信得知,保羅也對教會中一些不合真理的事,用愛心說明和教導,好讓他們保持信仰的純正。他也曾因勸勉哥林多教會而被當中的肢體誤解。但他仍堅持「用愛心說誠實話」(弗四15)的態度。他曾在以弗所教會遭到異端混亂信仰時,這樣勸勉提摩太:「你從我聽的那純正話語的規模,要用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愛心,常常守著。從前所交託你的善道,你要靠著那住在我們裏面的聖靈牢牢的守著。」(提後一13-14)我們會否因害怕而沒有將生命之道帶給有需要的人、勸勉需要悔改回轉的肢體呢?惟有我們如此行,神交託我們的使命,或者更確切的說,交給教會的使命,才不會在我們的身上斷絕;相反的,卻得以延續。試想:若非有前人緊守傳福音的使命,我們今日會否聽聞福音,而得以與神和好,享受祂救贖的恩典呢?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第三十篇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徒十九8-41

是日金句:
「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徒十九20)


我的讀經心得:
  • 神藉保羅的人生成就了甚麼事?
  • 這種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力?
牧者心得:

從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有神同在和無神同在的人的分別,也看見當神與人同在的時候,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保羅在亞西亞一帶的會堂傳道,雖然面對困難,有一些心裡剛硬不信的人,毀謗神的道。雖然保羅因此離開那些心硬的人,而且轉戰於推喇奴的學房,但神的同在仍然強烈地在保羅身上;神藉他行出非常奇事,甚至有人拿保羅的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神也醫治那些病人,惡鬼也被趕出。

相反士基瓦的七個兒子,擅自奉保羅所傳耶穌基督的名趕鬼,不但鬼不能被趕出,而且他們反被鬼所傷。這是為甚麼呢?不是說耶穌的名大有能力嗎?對!耶穌的名的確大有能力,但問題是出在用的人身上。保羅與神有一個親密的關係,因此他有權柄去使用耶穌的名,使病人能醫治,惡鬼被趕出。但士基瓦的七個兒子,只知道耶穌的名,但其實本身並沒有與耶穌建立關係,他們只當耶穌的名是一個咒語、法術,因此這種誤用使原本極有能力,耶穌的名好像變得無能。簡單地說,惡鬼怕的其實一是一個名,而是保羅身上的基督(神的同在)。那七個人擅用基督的名,但身上並無基督,也沒有與耶穌建立親密個人的關係,因此那權柄不能透過他們彰顯。神的同在永遠不是建立在一個名號之上(不是方法),而是關係(你與神)。

這種神同在的人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力,v18-20保羅這種神的同在的人生使多人悔改,v23-41保羅這種神同在的人生,甚至影響了整個地區的屬靈氣氛,甚至連仇敵也感到受威脅。經文中有兩句說話十分重要:1.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徒十九17),2.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徒十九20)。弟兄姊妹!我們盼望神的同在,難道就不是為了這個目標嗎?讓神使用你的人生,使祂的名被尊大,也讓祂的道興旺起來。共勉之!

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第廿九篇 2007年7月16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十八24-十九7

是日金句
……「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徒十九2)


我的心得
  1. 保羅為甚麼為以弗所的信徒按手?
牧者心得
  帶著使命,努力為使命的人,不一定能傳遞使命。亞波羅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聖經告訴我們,亞波羅「是有學問〔或譯:口才〕的,最能講解聖經。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裏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十八24-25)然而,他卻「單曉得約翰的洗禮」。(25)使徒行傳的作者為甚麼要告訴我們這件事?因為亞波羅他有聖靈充滿的能力,能有口才、火熱來傳講耶穌,卻不曉得如何傳遞聖靈充滿的真理。因為在徒一5,作者指出耶穌的命令是:「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幾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但是亞波羅只曉得約翰的洗禮,就是悔改的洗禮(十九3),所以,百基拉和亞居拉才「接他來,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十八26)。試想:聖經已經告訴我們,亞波羅是「最能講解聖經」,百基拉和亞居拉還需要在甚麼地方「將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我相信,就是亞波羅對聖靈洗和聖靈充滿的真理方面,他還要認識。為甚麼亞波羅不認識這方面的真理?可能教導他的人沒有傳遞這重要的信息吧!
  相反,當保羅下到亞波羅工作的地方(以弗所),他看見信徒好像欠缺甚麼似的--他才問:「你們信的時候(有些聖經譯本更清楚的翻譯:你們信了以後),受了聖靈沒有?」保羅必然是對他們已經接受聖靈有所懷疑,才發出這樣的提問。不錯,正是因為亞波羅沒有教導關於聖靈浸和聖靈充滿的真理,所以以弗所教會沒有接受聖靈。保羅的提問正告訴我們,聖靈充滿對我們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否則保羅不會如此著重。當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的人按手後,他們講出方言,也說出預言來,一共十二人。保羅為甚麼知道為他們按手?因為他也是從亞拿尼亞的按手中得著聖靈!(徒九17)亞拿尼亞也是確信,信主的人必須得著聖靈充滿,才在耶穌的吩咐以外,為保羅按手,追求聖靈。即是說:就算耶穌當下沒有吩咐亞拿尼亞,得聖靈也是基督徒必須追求的,亞拿尼亞就為保羅按手。(比較九1117)保羅也必存著相同的心志。
  今日或許我們能帶著福音的使命,向人宣講神的大能。然而,透過保羅為以弗所門徒按手一事,告訴我們得著聖靈的重要性。這正告訴我們,不要單看眼前的果效,而忽略了我們應有和應守的原則。否則,就算我們自己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和使命,但我們卻不能把使命更大推廣。神期望我們能延續他給我們的使命。你願意效法保羅的樣式嗎?
  

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第二十八篇 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蔡絲敏傳道

經文:使徒行傳 18章1-23節

是日金句
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 徒18:10


我的讀經心得
  1. 從保羅被猶太人誣蔑,但後來迦流不受理案件的事情上,你看出神當中的心意嗎?
  2. 保羅是次的經歷對你傳福音有什麼啟發?

牧者心得
  保羅得到神的使命,要將福音傳給外邦人。但他同時有一個心志,他不論到何處傳道,他總不忘跟猶太人証明耶穌就是基督(徒18:5)。這個也是他素常傳道的習慣。他堅持付出對猶太人不離不棄的愛,但同時要接受所愛的人連翻的攻擊,有時候也會灰心、失望、甚至像保羅一樣要放棄對他們的熱心。然而,他有沒有將神交付給他的使命也一同放棄呢?當然沒有。保羅雖然帶著失望的心情繼續傳道,但保羅為著神的國迫切、為著猶太人棄絕耶穌基督而傷心,神便在這時要修復他過往的傷痛、並且讓保羅要清楚自己的使命,讓他知道是神與他同在:「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保羅在提後4:2鼓勵提摩太),並且証實神的應許是沒有一句落空的。主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徒18:10-11)保羅便按著神那句話在哥林多停留了一年幾的時間,四出傳講神的道。保羅相信神給他的應許沒有一句是落空,就是這樣他的信心被重建起來。
  保羅繼續進行神給他的使命,不屈不撓的將神的道傳開。當保羅繼續傳道之時,猶太人定意要攻擊保羅的決心沒有一點兒鬆懈,相反更齊心、誣蔑他。這次保羅不用多說,還沒開口之時,神便「兌現」了祂對保羅的應許。迦流不受理這些猶太人控告保羅的案件。保羅不用被囚困。及後,保羅便繼續傳道。這次他更清楚神與他同在的重要及新視野。保羅相信神給他的應許,使他再次得力作見証,今日你有沒有堅信神給你的應許呢?不論任何時刻也堅守神給你的使命呢?對,「無論得時不得時……」

2007年7月13日星期五

第廿七篇 2007年7月13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徒十七16-34
是日金句
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叫他從死裡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徒十七30-31)
我的心得
  1. 你的心常為甚麼著急呢?有多少時候是為滿城都是偶像著急呢?
牧者心得
  由16節開始是講述保羅在雅典展開傳道的工作一直記載到31節結束。在16節聖經形容保羅在雅典等候西拉和提摩太的時候,他就「心著急」。保羅著急的原因,是因為他「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著急。我們可見保羅「心著急」到一個地步他已等不及西拉和提摩太與他會合,他便一個人在雅典去宣講神的道。他的著急更使他產生對福音的行動,所以他就在「會堂」、在「市上」、在「亞略巴古」與「猶太人」、「虔敬的人」、「所遇見的人」、「伊壁鳩魯和斯多亞兩門的學士」,彼此間「爭論」、「傳講」,關於「耶穌與復活的道」(v.17-19)。從這裡我們可見一個帶著使命的人是帶有行動的,雖然保羅不知道行動的結果是怎樣,但他仍努力地宣講,正如他在哥林多前書九章23節所說︰「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保羅所傳講的是「耶穌與復活的道」,雅典人覺得好奇,加上保羅與當時兩大學派的學士們爭論,所以便邀請他到最有名的學術重地亞略巴古,把這「新道」講給眾人聽,雖然他們的心態只是想聽聽而已,但保羅仍把握這個機會去傳講福音。(vv.18-21)保羅的目的是要向雅典人介紹那位他們「未識之神」。
  保羅說話的內容(v.22-31)
  1. 神是宇宙萬物的主,不是被造的。(v.24)
  2. 神是生命的主︰他定準我們的年限、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vv.26、28)。
  3. 神是可尋的主:他離我們不遠,可以尋求揣摩他。(v.27)
  4. 神是要人悔改的主:他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v.30)
  5. 神是審判的主。(v.31)
  6. 神是復活的主、是可信的主(31節)。
  但這次的宣講的聽眾中有譏誚的(v.32),有暫時不信的(v.32),只有少數人願意相信主,像亞略巴古的官丟尼修及婦人大馬哩等,他們與保羅貼近,才可從保羅身上看見主、認識主、信主!保羅的宣講是沒有白費的,有人願意相信主,因為神的話是帶有能力的。同樣今日我們要相信神的話是帶有能力的,我們傳福音是有果效的。我們已經接受了這美好的福音,今天你願意將這美好的福音傳給未相信的人嗎?

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

第廿六篇2007年7日12日 (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徒十七1~15

是日金句
「保羅照他素常的規矩進去,一連三個安息日,本著聖經與他們辯論,講解陳明基督必須受害,從死裡復活。又說:我所傳與你們的這位耶穌,就是基督。」(徒十五2~3)

我的讀經心得
  1. 若果你是耶孫、西拉或提摩太,你會怎樣評價使命團隊的領袖保羅為他們帶來的麻煩呢?你能像他們一樣認同並且委身於這使命嗎?
  2. 保羅已經把宣講福音、完成使命成為他和他的團隊素常的習慣和必需,這對你有何啟迪?
牧者心得
  再一次,我們從這段經文看見,帶著從神而來使命的人,要面對許多困難,然而卻在神的幫助下––「使命必達」。有人曾這樣說:神給你的呼召和使命越清晰,意味著你要面對的困難越大。」誠然是真的,從保羅的生命可以印證這說話,讓我們再看保羅的使命:「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九15)」並不是神要「麻煩」和「整蠱」保羅,而是因為仇敵看見他堅持完成使命帶來福音的果效而「心裡嫉妒(v.5)」,只要一知道他的行?(v.13),便利用些「市井無賴(v.5)」(現代中文譯本如此翻譯)趕來搗亂,更以虛假的證供誣掐他,對他不時作出攻擊。聖經作者似乎要告訴我們,仇敵攻擊的對象雖然主要是保羅,但是認同神的使命並且委身於這使命的人同樣不能置身事外,就如耶孫因為接待保羅等人而為自己和一家帶來了麻煩,西拉和提摩太與保羅作傳福音的伙伴亦為自己帶來了麻煩,常常疲於奔命。弟兄姊妹,若果你是耶孫、西拉和提摩太,你會因此而對神的使命感到要退縮嗎?你會堅持完成使命並且一直以禱告和行動守望團隊的領袖嗎?對於一個沒有神的使命亦不認同神使命的人看這段聖經,可能只是看見保羅為他自己、身邊的人和他的團隊帶來麻煩,為逃避仇敵攻擊和擾亂而有的「逃亡路線」,根本看不見神的介入。但是對於一個帶著神的使命並且認同神使命的人看這段聖經,就看見逼迫不僅不能停止福音的宣講,相反福音更快速地傳開並且傳到更遠的地方,神一直在幫助他們完成使命。
  不要讓眼前看似的困難和逼迫攔阻我們去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托付,在這段經文裡讓我們看見一個重要提醒,就是一個有神使命的人是一個生命有焦點和方向的人,無論困難有多大,無論在任何環境,有使命的人仍然認清他要完成使命的目標,做最重要的事情。保羅到了帖撒羅尼迦,就照他素常的規矩(原文是習慣)進去會堂宣講福音(v.2)。當保羅到了庇哩亞,亦照著習慣進入會堂宣講福音(v.10)。當宣講福音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當完成使命已經成為我們的必需的時候,神必定會賜福和幫助我們「使命必達」。共勉!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第廿五篇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十六16-40
是日金句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我的心得
  1. 如果你是保羅和西拉,你會怎樣評價你因服事和傳講耶穌被捕這情況?你能像他們一樣讚美神嗎?
  2. 請按保羅和西拉在獄中經歷的神蹟反省:如果你在逆境中蒙神拯救,你會先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安危,還是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牧者心得
  當我們帶著從神而來的使命,神也會介入,幫助使命完成。
  保羅、西拉他們傳福音的時候,趕出了一個女奴身上的邪靈,結果被誣諂而下在牢獄裡。表現上看似是使命受阻--「或許他們短期內再沒有推展他們使命的機會」--這只是人的想法。神的想法卻不是。有人這樣說:"When we do the best, God will do the rest."(當我們盡能力做好本份,神就會做我們做不到的事情,讓我們的本份完成。)這真是智理明言。神要使他們的使命在更大的範圍和更有效的影響下完成。
  • 如果他們沒有下在牢獄裡,他們不會在讚美和禱告中向神呼求,從而帶來神蹟!
  • 如果他們沒有沒有讚美和禱告,眾囚犯沒有機會「側耳而聽」,也沒機會經歷和見證這「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了」的神蹟!(當然他們也全逃跑了!)
  • 如果他們沒有經歷這神蹟……
  • 如果他們只單顧自己的事,單顧逃跑,沒有把握傳福音的機會,禁卒也不會有機會聽聞福音。
  • 如果禁卒沒有信主,地方官員也沒有機會認識保羅和西拉,這兩個監門開了也不逃跑的笨旦,全城人也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羅馬人的特權,他們被請離境。我們絕對能夠想像,這樣的大事,必定讓全城的人得聞發生的大事!

  在人看來,保羅、西拉趕出污鬼,已是一等一大事。然而神卻期望做更大的事。我們有否只著重自己能夠做的,而忽略了神才是我們生命中的夥伴,要為我們行作更大的事呢?

  帶著使命的人,請牢記:我們的使命是神與神共有的,因此他要為我們介入、並幫助我們完成。

2007年7月10日星期二

第廿四篇 2007年7月10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徒十五36-十六15

是日金句:

「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徒十六10)

我的讀經心得:


  1. 領受使命的人會怎樣看待人事上的問題?會否影響他們對使命的看法?
  2. 領受使命的人會怎樣看權柄?
  3. 領受使命的人會怎樣看在事奉上他們與聖靈的關係?對他們的事奉有何影響?
牧者心得:
  從今日靈修的經文中,我們可以看見一個領受從神而來使命的人,在他的生命中會有三方面的特質


  1. 有使命的人不會因人事上的變遷而放棄使命;(徒十五36-41)表面上發生了一件人事上的爭執;保羅和巴拿巴因為馬可的去留,而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二人因此分別去了不同的地方繼續事奉。雖然兩人在所爭論的事上意見不一,而聖經也沒有評論二人誰是誰非,但兩人仍然在不同的地方,繼續他們原本要做的工作;堅固眾教會,看望弟兄們的景況如何。有時候,我們聽到一些人說自己有呼召、有使命,但往往因為自己原本所屬的群體在人事上出現改變(例如:自己的領袖離開,去別處事奉、自己要好的朋友不在這裡等等),就突然改變了自己的使命或服侍的大方向。反問一句:「他們真是領受了使命嗎?還只是人去我去呢?」一個真正領受使命的人,不會因人事上的變遷,或表面上困難而輕易改變或放棄自己的使命
  2. 有使命的人會尊重聖靈給予牧長們的權柄;在(徒十六1-5)中讓我們看見在路司得和以哥念等地的教會中,明顯地仍然有外邦信徒應否行割禮的爭論出現,當地的猶太人亦因為這個問題而為提摩太行了割禮。但保羅在這些地方的教會,就定意要以(徒十五22-29)中所記載,使徒和長老們對外邦信徒的規條去堅固眾教會。結果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加增v5。一個有使命的人不會自私地只看重自己的事情,而忽視了聖靈在教會整體上的工作,特別是對聖靈賜予牧長們的權柄加以尊重。事實上,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往往是透過權柄的分派而不斷推展的,因此我們會在使徒行傳中,常常看見使徒或某些門徒被教會的領袖們差遣去作某種事工,而且會在教會中以按手禮作為確認,和作權柄的分派、委托。一個不懂尊重權柄的人,會在運作權柄上出現困難,也會影響聖靈透過他去作工。因此一個有使命的人會懂得尊重聖靈所分派的權柄秩序,並且在這個秩序的受權和保護下去事奉。
  3. 一個有使命的人懂得隨著聖靈的引導去服侍;在(徒十六6-15)中v6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講道,v7也不許他們住庇推尼去,在v8-10保羅在異象中,明白到聖靈想他們去馬其頓傳道,因此他們就到了腓立比,就是馬其頓的頭一個城,在那裡拯救了呂底亞一家,也在當地建立了教會(參:腓立比書)。隨著聖靈的引導而事奉,帶來了極大的果效。一個有使命的人明白使命從聖靈而來,因此在實踐使命的方法與策略上,他們都會期望聖靈給予他們指引,這就是一個順服的態度,作聖靈期望我們作的事,最終就能看見事奉的果效大增。「隨聖靈事奉」也是一種事奉上的慎重態度,證明了事工的重要性,和我們行事上的緊慎,不會衝動地只隨己意而行;凡事在決定前都期望聖靈作主,並作出指引。

  弟兄姊妹!我相信以上三方面的特質,都是我們在實踐神交托我們的使命時,應該要注意的地方。為的不是個人的利益,也不是出於人意的野心,而是為了讓神交托我們的使命成就。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第廿三篇 2007年7月9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十五22-35

是日金句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徒十五28)


我的心得
  1. 你試過被別人擾亂你的使命嗎?為甚麼會出現這情況?
牧者心得
  當耶路撒冷教會對外邦人信主的問題有了決定時,教會立即採取行動,差遣了猶大和西拉,聯同保羅和巴拿巴一同向外邦人的教會陳述他們的議決。教會明白,如果他們不立即採取行動,外邦的信徒會被虛假的教導所混亂。一個帶著使命的團隊,必須在必要的時間,重申團隊的使命。當團隊不斷擴展時,總會有一些人不太明白團隊原先建立時的異象、使命和理念,也會有很多的人,認為他的想法比別人正確,所以會運用他們的影響力,影響整個團隊的方向,結果,讓團隊的使命會日漸模糊。緊記:重申你的使命,讓你能保持行在正確的方向中。如果你的使命感開始感到模糊或沒有重力,立即採取行動,令你再次走回應走的方向中。唯有如此,你才能達到你預期的成功之中。
  另方面,你要決定你的人生要被那些人影響。這段聖經中提及一些人被攪擾和被感亂,是因為他們接受了一些從耶路撒冷教會出去的人的錯誤教導。這些人並未得到耶路撒冷教會的授權。我們這一代對權柄很抗拒,我們只看見權柄負面的一部份,就是有些人會誤用權柄來壓制別人;但我們卻看不見權柄也有保護的能力--當時教會就是用當用的權力來澄清教會中的混亂。我們要明白一個原則:用權柄壓制別人的人,不會為他們所用的權柄委身和犧牲;但用權柄來保護別人的人,他們會忠於權柄、也為正確權柄來犧牲自己。耶路撒冷教會對猶大和西拉的評價正是如此:「這二人是為我主耶穌基督的名不顧性命的。」(十五26)相反的,那些攪亂外邦信徒的人,是在「言語」上對別人產生影響的。(十五24)請留意:那些被混亂的人,因為接受了沒有被授權的人的教導和影響,而自招損失和傷害。單講不做的人,會帶來攪擾和惑亂;相反,願意接受授權和為使命不顧惜性命的人,會讓人得著堅固。(十五32)
  重視使命的群體,也能分辨甚麼是當付的代價。耶路撒冷教會對外邦人接受福音仍有一定的要求,但他們卻清楚表示,他們順從聖靈,不把別的重擔放在外邦信徒身上。然而,他們也肯定地說:「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是的,神給我們的使命不會是重擔,耶穌也說:「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30)但軛和擔子還是存在的。從來沒有不用付代價而能完成的使命。不付代價而得到的結果,也不會令人珍惜和重視。今日很多人希望沒有付出而得到收獲,並不符合信徒體統和聖經教導。但我們也不要只著眼於人的遺傳(就像外邦信徒一樣),而忽略更重要的代價。
  共勉!

2007年7月7日星期六

第廿二篇 2007年7月7日 (星期六) 羅詠芳傳道

經文:徒十五1-21

是日金句
我們得救,乃是因主耶穌的恩,和他們一樣,這是我們所信的。(徒十五11)


我的讀經心得
  1. 你會否與弟兄姊妹分享傳福音的經驗?
  2. 我們對傳福音的堅持有多少?

牧者心得
  十五章是有關耶路撒冷的會議記錄,這次會議記錄是關乎外邦人應否受割禮的決定。從徒十五章一節開始,有幾位猶太信徒教訓當地的弟兄們,要求外邦人應當受割禮,否則就不能得救。保羅、巴拿巴就與他們爭辯,在爭辯的過程中,眾門徒就差派保羅、巴拿巴和幾位信徒一起前往耶路撒冷見使徒和長老(十五2),為此可以平息這事。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中,經過了腓尼基、撒馬利亞等地,保羅和巴拿巴向眾弟兄分享外邦人信主的經驗,眾弟兄聽見了就都歡喜(十五:3)。原來我們與弟兄姊妹分享傳福音的經歷,也會成為他們的祝福和鼓勵,也會因我們傳福音的經驗而感到高興,同時可以帶動弟兄姊妹一起去傳福音,你會否與弟兄姊妹分享傳福音的經驗嗎?保羅、巴拿巴和幾位信徒去到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就接待他們,保羅和巴拿巴再一次分享神與他們同工所行的一切事,就使福音的使命得以擴展。
  然而,仍然有部份法利賽的信徒堅持外邦人一定要受割禮(十五4-5)。猶太人和法利賽人是一群遵守律法的群眾,他們認為受割禮是成為天國子民的一種記號,所以他們同樣地也希望外邦人能夠受割禮,加入他們的群體──因為他們以為,唯有猶太人才是天國的子民。
  因此,在徒十五章七至十一節,彼得是說明自己被神揀選,神還透過他口中叫外邦人聽聞福音,好使外邦人聽見福音而相信。清楚明白人心的主已經作了美好見証,還把聖靈賜給外邦人,最重要是外邦人藉著信而得潔淨,從此不分你我,神是藉此表明祂對外邦人的接納,所以彼得就問猶太人和法利賽人,他們為什麼試探神呢?為何將這擔子放在外邦人的身上呢?這是不對,因為只要藉著耶穌的恩典而相信,猶太人與外邦人一樣的。(十五7-11)彼得的回應告訴了我們,原來我們得救不在乎於有豐富的律法知識、不在是否遵守律法的規條、更不是因受割禮而得救──彼得提醒我們一件事,就是我們得救是靠著耶穌基督,這是神賜給我們的恩典,也希望這句說話也成為你的祝福!請緊記我們得救是出於神的恩典!
  聽過了彼得和巴拿巴所說,眾人都變得默默無聲。神藉著彼得和巴拿巴在外邦人身上作了很多神蹟奇事。雅各引用阿摩司書九章11至12節來支持彼得的回應,說明神的救贖計劃中,一直都包括外邦人在內(十五13-18)。
  雅各發表他自己的意見,認為不可為難相信主的外邦人,只要寫信吩咐他們要『禁戒偶像的污穢和淫亂的行為,不可吃勒死的牲畜和血』(十五20),便已經足夠。
  從彼得、保羅、巴拿巴和雅各身上,看到他們十分熱衷於傳福音,他們也帶著使命去傳福音──就是對外邦人傳福音。他們不論去到什麼地方都願意去分享神在他們身上的經驗(十五3-4、7-11)。彼得、保羅和巴拿巴知道傳福音給外邦人會面對種種問題,但他們仍然不怕,仍然堅持,還解決外邦人應否受割禮的事。彼得、保羅和巴拿巴並沒有拋棄外邦人,反而是更接納他們。今天我們所傳的福音,是不是帶著使命?彼得、保羅和巴拿巴是對福音帶著堅持和使命,我們應該向保羅、彼得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對福音的堅持!

2007年7月6日星期五

第廿一篇 2007年7月6日(星期五) 林惠欣傳道

經文:徒十四
是日金句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徒十四22)

我的讀經心得
  1. 當我看見別人為福音受逼迫時,我的想法是甚麼呢?
  2. 當我面對一切困境時,我仍切慕進入神的國嗎?
牧者心得
  在這章我們可以見到保羅和巴拿巴的行程,首先他們在以哥念,他們先到會堂,在那裡講道,直到有一批人跟隨了他們,而引致猶太人起了反彈。在這期間,就有許多原本與猶太教無關的外邦人歸信耶穌。在這我們看見幾件事,首先我們看見猶太人『惱恨弟兄』,原本同是亞伯拉罕後裔的猶太人,如今卻因耶穌而分裂,正如耶穌所說的『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太十34)。另一方面,原本完全無關無份的外邦人卻因歸入耶穌的名下而彼此成為弟兄,這也正如耶穌所言『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約十16)。其次我們看見的是神一方面令使徒大放膽量傳講神的話。另一方面,亦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祂的恩道』。之後他們遭遇逼迫時,他們就離開當地,前往下一站路司得。
  路司得是一個較為迷信的地方,也是提摩太的家鄉(徒十六1)。在這地方保羅及巴拿巴行了一個神蹟,他們叫一個生來是瘸腿的人起來行走。所以當地人誤當了他們是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及希耳米。當地的人起來向他們獻祭時,使徒們攔阻他們,並且立刻指向創造天地海萬物的神。使徒指出他們自己不是神,那些他們一向祭拜的神明也只是虛妄,唯有那一向向他們施恩降雨賞賜豐年的造物主才是真正的神。後來由安提阿及以哥念來的猶太人,來挑唆眾人,直到他們要用石頭打死那原本他們奉為神明的人。 當使徒由路司得出來之後,隨即來到特庇,傳了福音,便循原路回到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堅固這些新信徒。但我們不要忘,他們在這三處地方都曾遭遇逼迫,但他們的心實在掛念那些新信主的門徒,因此回去『堅固』他們,
  1. 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
  2. 勉勵他們面對逼迫時要存盼望;
  3. 選立教會領袖;
  4. 為他們禱告。
  最後他們回到別加,再到亞大利去搭船返回安提阿,向教會報告『被眾人所託』、『蒙神之恩……』的工作。安提阿的教會是一個在聖靈引導下,主動差派宣教士向外邦傳福音的教會,他們在聽使徒們述職時,一定歡喜快樂,看見主在外邦作的美事。
  弟兄姊妹,我們要知道「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22節)是的,當人真要實行他生命的使命時,必然遇到攔阻,否則,使命也沒有成就的價值。然而,雖有艱難,但有使命的人也總能擔起來;有壓迫,但會有更大神蹟。讓我們一起努力向天國邁進,完成神託付我們的使命。

2007年7月5日星期四

第二十篇 2007年7日05日(星期四) 方國成傳道

經文:徒十三13~52

是日金句
「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 神的道。凡豫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於是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徒十三47~49)


我的讀經心得
  1. 馬可、巴拿巴以及保羅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如何回應神所託付的使命?
  2. 通常你會怎樣回應神給你的託付?馬可、巴拿巴和保羅對使命的回應方式,給你甚麼啟迪?

牧者心得
  真正帶著神使命的人生命是有果效的,同時亦會面對許多的艱難。為何如此說?單從環境來看,在第一次的宣教旅程,已是一段非常艱巨的行程。因為他們若要從別加到達彼西底的安提阿,必須經過群山峻嶺,這對體力是嚴竣的挑戰。再者,別加本身沼澤性潮濕的氣候,加上艱苦的旅程,可能曾令保羅染上了瘧疾。此外,保羅他們還要面對其他種種的挑戰和困難。從這段經文中,聖經作者的描述讓我們見到保羅、巴拿巴和馬可在完成使命的過程中,呈現了幾種不同的回應。
  馬可,是巴拿巴的表弟,成長於富有家庭,他母親馬利亞的住所常開放給教會作聚會和禱告用途(十二12)。在第一次宣教旅程中馬可被邀作幫手(v.5),可是在別加的時候,離開團隊回到耶路撒冷。此事後來曾引起保羅與巴拿巴間的爭論(十五36~38)。而馬可的離開,可能是自小嬌生慣養,慣於受使女和母親的服侍,不習慣服侍人,離鄉別井加上艱辛的旅途必定叫他非常難受。由於馬可不能堅持下去為使命付上受苦的代價,令團隊失去了幫手。雖然後來馬可成長和改變了,成了在傳道的事上於彼得和保羅有益的人(彼前五3和提後四11)。但在這裡卻是因他的軟弱令他本來要完成使命的步伐停滯下來。逃避使命和半途而廢本身也要付上極高昂的代價。
  巴拿巴,原本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名字的意思是勸慰者(五36);這名字是以他的性情特徵而改的。當安提阿教會差派他與保羅作伴出去宣教時,團隊是以巴拿巴為首的(v.2)。甚至在較早之前,保羅最初回轉歸主的時候,很多的門徒仍懷疑他信主的真實性(九26)。只有巴拿巴主動接待保羅,領他去見使徒。後來,亦是巴拿巴主動往大數去找保羅,帶他到安提阿開始事奉神(十一25~26)。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羅在會堂中講道的這個時候,團隊領袖的角色開始由保羅擔當了。這絕非因為巴拿巴的不濟,因為聖經對巴拿巴的評價是:「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十一24)」這裡好人的意思,當代聖經譯作是和藹可親,常為教會和宣教團隊帶出和睦的氣氛。不但如此,巴拿巴更有辨別的恩賜,他不但發掘了保羅,看出他身上有神的恩賜,並且成全他恩賜,使保羅的才能和恩賜得以發揮,使福音傳開。故此可以見到,巴拿巴的確是個既謙卑又有信心的人。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會樂意被塑造成為一個謙卑又大有信心的人,亦是一個願意在團隊中與成員互相配搭服侍的人,並且一直以恩賜事奉來完成神在他身上的使命,帶出生命的果效,使神的道大大興旺。
  保羅,原名掃羅,得到從神而來新的生命和新的使命,改名保羅。因為清楚神在他身上的使命,因此願意為使命積極裝備自己,願意為使命付上受苦的代價,並且渴慕聖靈,被聖靈大大充滿,帶出生命的果效。(v.16~41)這段經文是保羅的首篇講道,內容有如彼得在五旬節的講道(二14~39),又像司提反在公會的的講話(七2~53),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但總體來說,是帶有保羅的特色。聖經形容保羅的講道,傳遍了那一帶的地方,同時亦要面對猶太人挑唆眾人逼迫他和巴拿巴,將他們趕出境外(v.50)。但這些困難並無窒礙他們傳道的激情,相反他們的服侍越發大有能力,帶來的果效是「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v.52)」哈利路亞!
  弟兄姊妹!你對於神在你身上的使命的回應,是屬於以上那一種類型呢?今天讓我們花一點時間在神面前好好檢視一下吧!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第十九篇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楊李靜儀師母

經文:徒十三1-12


是日金句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徒十三2-3)

我的讀經心得


  1. 保羅是被神揀選並有清楚呼召的人,神如何預備他踏上服侍的路?
  2. 如果你有從神而來的呼召,那神現在是預備你還是差遣你呢?你對神有甚麼回應呢?

牧者心得

  這段經文是保羅(即掃羅)第一次宣教旅程的開始,這位稱為新約中最具影響力的使徒的真正事奉生涯,可說是由這裡開始。當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耶穌後,聖靈已經透過亞拿尼亞將神對他一生的呼召都告訴他,『主對亞拿尼亞說:「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徒九12-13)。但神並沒有立時差遣保羅去作甚麼,甚至最初耶路撒冷的門徒都不太相信他已回轉歸主(徒九26),惟有巴拿巴相信他,接待他,領他到使徒那裡,後來他雖在傳道上大有能力,但因為猶太人要殺害他,所以被逼逃回他的家鄉大數。

  不知保羅在大數等待了多久,聖經要到使徒行傳十一章末才再次記載他的名字,就是巴拿巴到大數找他,領他到安提阿與他同工服侍那裡的信徒。後來保羅跟著巴拿巴去耶路撒冷辦捐獻的事,當他從耶路撒冷回來後,神的差遣便真正的臨到保羅。

  有很多人都會耐心地等候禱告清楚神對他/她的呼召,當領受了便急不及待的要踏上征途,為神創一番事業。可是,每每卻發覺到處踫壁,好像神沒有為他/她開路,跟著便懷疑自己所領受的呼召是錯誤的,萬念俱灰,失去對神的信心,亦錯失神工作的時機。

  弟兄姊妹!你們務必持守對神的信心,神愛我們,祂不是要徵召我們為祂做牛做馬,而是要賜我們權柄在世界中作為祂的代表。所以,當我們領受權柄以先,神希望我們學會順服祂,以至我們可以使用祂所賜給我們的一切權柄,叫我們的服侍是大有能力。時機未到以先,神不會叫我們去送死的,因為當我們去,必定會遇著各樣的苦難、逼迫和仇敵的攻擊,神最清楚我們的路,當你決定委身服侍祂,便需委身於對祂的信靠和順服,這正是服侍得力的根源。保羅沒有埋怨神,也沒有一心想著自己要怎樣發展自己的事奉,他謙卑順服,有任何服事的機會到他面前,他都會忠心地作。直至聖靈的差遣來到,他開始他真正的宣教服侍,毫無疑問,他預備好了。

  後來,他在宣教旅途中遇見敵擋主道的假先知以呂馬,保羅滿有聖靈的能力,帶著權柄禱告,粉碎了仇敵的工作。弟兄姊妹!能力需要器皿去盛載,越大的能力需要越多空間的器皿去盛載,權柄也需要一個謙卑順服的人去掌握,你願意神將更大的權柄和能力賜給你嗎?

2007年7月3日星期二

第十八篇 2007年7月3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徒十二

是日金句:
「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地禱告神。」(徒十二5)

我的讀經心得:

  • 教會在面對困境時,神怎樣出手拯救?
  • 教會又做了甚麼?
  • 在經文中,你看見甚麼是禱告嗎?
牧者心得:
那時,教會面對著來自政府的嚴重迫害,希律王下手苦害了教會中幾個人,包括了約翰的哥哥雅各。而且希律王是為了討好猶太人而做這些事,因著他政治上的私心,他只會繼續不理會基督徒的處境,而加倍地迫害他們,以收買猶太人的人心。仇敵為了對教會造成更大的破壞,甚至開始去捉拿領袖,使徒彼得就在這個時候,被希律捉拿預備在逾越節後當著百姓辦他。

教會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表面看來真是甚麼也不能做,或者是無法做些甚麼似的。彼得被四班兵丁看守,教會還能做些甚麼呢「我們還能做甚麼呢?;這句話好像常常都出現在我們口中似的,當我們的友人身患重病,我們就說:「我們還能做甚麼呢?」;當面對經濟上極危迫的情況,我們就說:「我們還能做甚麼呢?」;當面對一個表面看來毫無出路的困境,我們就說:「我們還能做甚麼呢?」人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常常都會不自覺地把眼目放在自己的有限之上,v15當彼得被天使救出來之後,教會都未能相信,以為那看見彼得的使女瘋了。事實上,教會的弟兄姊妹當時也以為彼得必死。人用了自己有限的眼光去看困境的時候,往往就不能看見當中可能的出路(‘當局者迷’常常都表現了人的有限性)。

雖然,教會在彼得被捉拿的事上,表面看來無法做些甚麼,但他們卻為此切切禱告神v5,當彼得被救後,教會也仍然在禱告v12。有時候,我們只把禱告看成是消極的事;無法做甚麼時就說:「我們禱告啦!...」。但其實禱告不是消極的,剛好相反地禱告是積極的禱告就是引進神的工作,以神的無限突破人類的有限,而神無限的眼光去看人類所面對的有限的環境,因此在禱告中,我們永遠會看見出路。(徒十二7-11)所記載,天使拯救彼得的事件,就是以無限突破有限的最好例子。弟兄姊妹!請不要把這個記載,看成是神話般地看待它,它是一個真實的歷史記述,亦唯有你用這樣的態度去看待聖經中這類的記載,你才能看見神無限性所彰顯出的大能,你才會有信心在禱告中引進神的工作。事實上,彼得自己也是一個常常禱告的人,v9他以為天使做的是異象,明顯地彼得是一個常常在禱告中領受神異象的人,因此他才會有這樣的誤會。但正因為他常常在禱告中跟隨神,這才幫助了他柔軟地去接受神無限大能的拯救

為甚麼神要以祂的無限性,去突破我們的有限性呢?這並不是單單因為我們的需要,也是因為神喜愛彰顯祂的屬性;在(徒十二20-23)所記載希律被蟲咬死的事件,正正就道出了神要彰顯祂公義的屬性。神的屬性除了公義,也有慈愛...等等,因著祂的屬性,祂喜愛回應人們的禱告,因此我們的有限性就有被神的無限性突破的可能。出於信心的禱告就是我們在神面前支取無限大能的鑰匙。弟兄姊妹!你正在面對困境嗎?我現在以極積極的態度鼓勵你:「禱告吧!在你的生命中引進神的工作!」共勉!

2007年7月1日星期日

第十七篇 2007年7月2 日(星期一) 楊天恩牧師

經文:徒十一19-30

是日金句
他到了那裏,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徒十一23)


我的心得
  1. 有那些人是除了你以外,再沒有人可以向他傳揚福音的呢?你有否向這些特別的人,盡上你傳福音的責任?
  2. 你有預備自己接受裝備來面對放在你面前的使命嗎?

牧者心得
  這段經文初看之下好像沒有甚麼重點,但其實指出了教會發展的轉捩點。
  雖然彼得已經向猶太的眾弟兄說明了向外邦人哥尼流傳福音的始末,好像使教會能接納外邦人能相信耶穌,得著救恩;但隨著耶路撒冷教會受逼迫,部份出走遠方的基督徒仍然未知道這事,故此,教會中仍有人「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十一19,因為當時門徒也隨著耶穌的做法,把福音先傳給以色列的迷羊,參可七27;徒十三46)然而,聖經卻告訴我們有一些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卻向講希臘話的人傳福音。(十一20,很有可能這古利奈人路求,十二1)塞浦路斯是歐洲的一個地區,而古利奈則是今日的北非利比亞。這些基督徒都是白人和黑人,與中亞的猶太人面相並不一樣,所以容易分辨--也唯有他們才能傳道給外邦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見,有時唯有「你」才能把福音傳給一些特別的人!可能因為一些基督徒沒有意識、沒有勇氣、對傳福音有不正確的看法,以致福音不能臨到一些特別的群體,但正是因為你--可能你對福音和某一些群體有特別的意識和承擔、可能你有從神而來的勇氣,甚或是一個特殊的身份,以致你能向某些人傳揚福音。你願意把握你的機會來承擔從神而來的福音使命嗎?正是因為這些塞浦路斯人和古利奈人,福音才真正的開始更廣闊地接觸外邦人!
  另方面,掃羅(後來的使徒保羅)的等候也值得我們注意。掃羅被聖靈充滿後並沒有直接的去服事主。按本段經文所述,巴拿巴在大數找到掃羅後,把他帶到安提阿,在那裡聚集一年後,掃羅才被委派去辦理把捐款帶到耶路撒冷的服事。按照保羅在加拉太書一章的說法,他在信主三年後才到耶路撒冷見彼得。今日有很多人或基督教的領袖鼓催「要立刻服事主」。這對我們來說,在心態上是對的;然而掃羅在神面前的等候,告訴我們,「心態上的立即」,需要配合適當的裝備。單講使命,而不設實際,多受裝備,只會在實行使命的過程中令我們增添挫敗。一個真正帶著使命的人,總會更認真的看待他的使命,以求這使命真的能順利達成,而不會急功近利。現在你是急於履行使命,還是在等待中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