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

第四十三篇 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路十五11-32

是日金句:

「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路十五32)

我的讀經心得:
  • 在耶穌的比喻中,大兒子和小兒子分別是指誰?
  • 你在大兒子和父親的對話中,有何反省?
  • 這個比喻讓你看見甚麼是宣教?

牧者心得:

耶穌所說的這個浪子的比喻,其實與之前的失錢比喻和失羊比喻,都是平衡地去回應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耶穌接待罪人的行為(參:路十五1-2)。大兒子看見父親為小兒子回來而歡樂的忿怒反應,正好反映出法利賽人和文士的當時心態(就是那自義和偽善的心態)。神不憎恨罪人,在聖經這幾個比喻中,都讓我們看見神願意接待罪人,在浪子的比喻中,甚至讓我們看見神待罪人是那些失而又得的兒子。他們是在神眼中看為寶貴的,神為他們的回歸而感到歡樂。

有時候,某些基督徒在教會中生活久了,慢慢地也會像那大兒子一般,生出了那種可惡的偽善來,他們認為自己的服侍神的,是高人一等(自己站在一個道德高位處去批評別人;這只是一種屬靈的偽善和自義的精英主義),但其實那個人是沒有罪呢?(參:羅三10: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當人墮入這種屬靈的精英主義時,他們就會像大兒子一般,自己成為了自己的上帝,甚至否定別人得救的可能性(v28-30大兒子因父親為弟弟回歸的歡樂而生氣;有時候我們也可能會認為某些人不應該得救),這其實是對上帝主權的一種強奪。

反過來看,我們能否欣賞和認同上帝這種寬廣的心?(參:路十七4;倘若有人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你總要饒恕他。)正因為這樣,我們需要去宣教,我們需要去傳揚福音;宣教不單只是一個神的命令,它也是上帝寬廣大愛的一種具體流露,被膏抹的基督徒群體,作為基督事工的接續者,我們會否藉著宣教(包括本地的和海外的宣教)去流露出這種上帝寬廣的愛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