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

第二篇 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陳智聰傳道

經文:太二

是日金句: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裡,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太二13)

我的讀經心得:
  • 孩童耶穌整個在神的引導下,避開仇敵謀害而得救的經歷,有何屬靈的意義?對你有何啟發?
  • 基督的「孩童」降生形象有何示範作用?對你有何啟發?

牧者心得:


作者馬太在(太二)的整個記載之中,其重點都是要揭示耶穌是誰。v1-12 東方博士們來訪與及他們與希律、祭司長、文士等人的談論記載,其重點都是要凸顯耶穌就是基督(即猶太人的君王)。而v6、v14-15、v17 所言的古代先知應許的應驗記載,也是要說明耶穌就是先知們所指向的那位將要來的基督(拯救者)。


但在(太二)整個對耶穌是誰的談論中,筆者發現其記載都包含了幾個象徵的意義。


(太一21)主的使者在約瑟的夢中明言,馬利亞所生的兒子,名叫耶穌(即約書亞的亞蘭文發音,意思是拯救者),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二)記載希律希望藉詭計向博士們騙取基督的行蹤,並立心要除滅祂。從屬靈的象徵意義來看,希律的詭計實在是代表著世界(一個墮入在撒但的控制裡的邪惡世代)對神的拯救計劃的抗拒。


但在v12-15 裡,神藉天使對博士、約瑟等人的引導,拯救孩童耶穌避開了仇敵的謀害,說明了整個拯救的計劃都在神的保守之下。v14-15 耶穌被父母帶到埃及(埃及在猶太人的傳統裡,從來都是代表著罪惡之地),其屬靈的象徵意義,就是在神的計劃之下,基督將要進入到罪惡之地,而且是以「孩童」這一個軟弱的形態來臨(v16-18 講出了像孩童耶穌這個年紀的小孩是多麼的軟弱,在仇敵的詭計之下,他們是軟弱得無法生存)。這就是(太一23)裡對「以馬內利」的附加意義;基督在神的計劃裡,以表面看來是軟弱的形象,進入我們這個罪惡的世界,為要將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而v23 所記載的拿撒勒人的稱號(拿撒勒在猶太人眼中是一個較下等的地方),其實以表明了基督降世那種非榮耀的姿態(道成肉身的真正意義)。


如果基督的「道成肉身」是以這種表面看來軟弱的形象來到我們當中,雖然我們的確是處身於罪惡的世代裡,但基督進來拯救我們的整個計劃卻得到神的引導和保守,而且一切也在神的預計之內。那麼,我們實在可以將我們的生命有信心地交托於這位認同我們處境的拯救者(耶穌基督)。耶穌既然以這種軟弱的形象降世,證明了神的拯救本身不在乎被救者的狀態有多強,那麼我們這本來真是軟弱的人,就更能靠著神的恩典而得救。正如(來二8)所言:「祂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