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第廿一篇 2009 4月11日 (星期六) 潘美珊姊妹

經文: 士師記二十章

是日金句
你已經試驗我的心,你在夜間鑒察我,你熬練我,卻找不著什麽,我立志叫我口中沒有過失。(詩17:3)

我的心得
  1. 你試過求問未蒙應允嗎?那時你如何歸因?
  2. 除了求神的恩典之外,如何能確保自己活在恩典之中?
牧者心得
  士師記十九章裏記載了一連串關於淫亂、強暴、殺人、肢解及戰爭的惡事,又一次證明瞭色列任意而行且罪大滔天。這次的案發地點是在基比亞 (士20:4), 何西亞先知後來更將此地比喻作一個充滿罪孽的地方(參何九8-9)。而且此地還被喻為是報應戰爭爆發的地點(何十9-10)。
  除了十九章裏提到的暴行外,在第二十章裏利未人對案件扭曲的陳述亦反映了那世代的邪惡。首先,他故意把案情誇大,將匪徒強暴他的要求說成是要取他的命(士20:5)。而且他更沒有提及是他主動把妾拉出去給匪徒們蹂躪,罔顧她的死活。若是一個稍有血性的人也不會將人的屍首這樣肢解吧?更何況她是自己家裏的人呢?這個麻木不仁的世代真令人不寒而慄。
  這個利未人派人帶著妾的十二塊屍身走遍以色列四境,並要求以色列人為此事作判斷及商議對策。跟著記載到以色列人「都出來」並「拿著刀」,似是要為著公義有所行動。以色列人更為到懲罰便雅憫人三次求問耶和華 (士20:18,23,27),若他們是為了公義、且求問神,那為什麽戰事會接連敗北?究竟他們的求問是否出了問題?你有類似的失敗經驗嗎?「求問」而「未得保守」,會是多麽沮喪啊!但此時我們應該緊抓神的信實,細心勘察個人求問的態度、並省察自己潛藏的罪。
  以色列人求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我們中間誰當首先上去與便雅憫人爭戰呢?(士20:18), 而不是問應否去爭戰。他們的求問是有前設性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求問會否已經為神預定了一部分的答案?或者過分希望心想事成而扭曲了求問的結果?
  另外,戰事的敗積也可能是一部分人犯罪的結果。就如在約書亞記的艾城之戰中,亞干奪取了必須毀滅的戰利品(書7-8章),另外掃羅求問神時得不到答案,是因為約拿單無意中觸犯了他所起的誓(撒上十四:36-46)。就像羅馬書六章所說,我們斷不能在罪中叫恩典顯多。
  罪的恐怖在於它點點滴滴的在人心裏潛藏,細細的發芽生長而不為所知,並且污染人的每個心思意念。因此我們必須靠耶穌得稱為義,籍著聖靈時刻自我省察,若先求神的國和祂的義,深信祂必會用最適切的方法回應我們的所求。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