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5日星期五

第三十六篇 2009年1 月13日(星期三) 林靜傳道

經文:太二十五1—30


是日金句

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太25:13)

我的心得


1、你是聖經中所提的「聰明人」或是「愚拙人」?
2、你覺得怎樣才是「作好准備」?而你准備好未?


牧者心得 


十童女的比喻也是進一步呼召門徒隨時作好准備迎接「人子的降臨」,因為那時刻沒有人能預料到。廿四章里本已把人分為准備好了的和沒准備好的(24:40-41,45-51),現在又從「那時」聰明的和愚拙的不同的結局中更清楚的指出這點。「聰明人」總是一個竭盡心力,以實際行動作好本職工作的人。這個故事基本上也是說到應以實際行動迎接那「日子」的來臨,要儆醒預備,當審判來臨的時候,就無法補救,會像那五個愚拙的童女一樣。


上一個的比喻的主題是「作好准備」,這個比喻的中心議題也相同。因為這個比喻還是在講一個主人去了又「回來」,以及那些應該准備迎接祂回來的人的不同結局。除此之外,這個比喻還回答了童女的比喻中未得回答的問題:甚麼是「作好准備」?不是消極的「等待」,而是積極的行動,認真的作出成績,使得主人「來到」之後能夠親眼看見並且予以肯定。所以這段等待的時間,不是讓「僕人」虛度荒廢,而是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充份發揮「才幹」,把主人要托付他們的事做得好上加好。


工作賞賜的大小,不在乎所領本銀的多寡,而在乎忠心的程度。當那領一千的也來到主面前,他毫無所賺,卻埋怨主人要得無本之利,要收無因之果,因而害怕。他本應當竭力去作,卻埋起銀子。其實,所有雖少也能為主所用,如以色列國的小女子(王下5:3),撒勒法的寡婦(王上17:10-14),帶五餅二魚的小孩(約6:9-11)和捐二個小錢的寡婦(可12:41-44),他們比許多大有才幹、恩賜的人作的更多,更為主悅納。我們都應當從這些比喻中得到深刻且重要的教訓,當悔改的要悔改,當追求的要追求,到主來的時候再努力也無用,只能哀哭切齒了,何必等到那個時候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