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第四十四篇 20100417(星期六) 方國成傳道


經文:路廿二39~65


是日金句

「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路廿二40


我的讀經心得:

1. 弟兄姊妹,當我們作為跟隨主的門徒面對日常生活和急難的時候,甚麼是你首先會做的決定和選擇?


牧者心得:

當耶穌面對猶大的出賣、門徒將會四散、非法的拘捕、遭受猶大人的拒絕、逼害,以至逐步接近十字架的酷刑時,祂是如何面對的呢?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誠然,極其傷痛是耶穌最人性的表現之一,但與此同時;祂是以禱告的狀態來面對的。然而,當我們作為跟隨主的門徒面對類似的苦難的時候,我們又會如何面對?

其實主的門徒當時也同樣面對著苦難,他們聽到耶穌將被出賣且交在人手裡,他們表現得甚是憂愁(參v.39~46)。憂愁是人性很正常的表現,怎樣處理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事。在憂愁裡面,門徒選擇了作逃避的決定,故此他們在憂愁中睡覺。這個情況,或多或少也反映我們真實的生命狀況,憂愁有時會使人感到失去衝勁,昏昏欲睡。而彼得在面對大祭司的僕人來捉拿耶穌的時候,在危急之中,彼得選擇了作衝動的決定,所以他拿刀砍下大祭司僕人的耳朵(參v.49~50)。事實上,我們在衝動的情況下,會作了不顧後果的事,卻要別人替我們解圍。然後;彼得在大祭司的宅內,被人質詢是否與基督同伙時,被逼得狂了,又一次作了逃避和不負責任的決定,三次不認耶穌(參v.54~62)。為了個人的得失而說出不經大腦的說話,也是我們常做的事情。

很多時候;當我們面對種種的危難或緊急的關頭,我們都會必須作一些選擇和決定。可是,禱告卻不是我們首要去做的事情。即使禱告,我們也是祈求環境改變來遷就個人的喜好和意願。我們中間有些人或者會選擇逃避、出於人意和肉體作了衝動的事、沒有考慮後果作出不負責任的舉動等等,或者我們都會歸咎於這是人性的軟弱。

耶穌卻不是這樣。耶穌在面對祂的日常的服事和工作時,他總是以恆常的禱告去支持和面對。祂在面對苦難來到之前,祂也是以禱告來面對,並且是更加懇切的禱告。而且祂沒有求環境改變來遷就個人的喜好和意願,相反祂只求天父的旨意成全。這個禱告的狀態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消極防衛,反之禱告是基督徒最有力的兵器,最積極面對事情的狀態和舉動。因為禱告使我們警醒,使靈性保持在敏銳的狀態中,不至入了迷惑(v.40),迷惑使我們屬靈的辨別力減低甚至消失,容易跌入試探和罪惡之中。禱告也使我們得力(v.43),或者我們肉眼看不見天使的顯現,但禱告肯定讓我們在軟弱的人性中站立起來,從聖靈裡從新得力,勇敢地為真理和基督作生命的見證。

沒有留言: